“兩岸股權投資發展,已經迎來了最佳的發展時機,進一步合作必將創造雙贏的機會。”日前,在兩岸投融資實務論壇上,臺灣並購與私募股權協會理事長黃齊元呼籲,兩岸的PE(私募基金)應該一起走出去,陸資企業資金雄厚,管理能力和運作經驗稍顯欠缺,如與臺灣企業聯手,應當是一個很好的思路。
擁有26年投資銀行及創投經驗的黃齊元,曾經主辦過多件港股、紅籌股、H股、B股、臺資企業股票上市,以及私募股權融資、企業兼併收購等項目。近年來,身為藍濤亞洲跨國顧問公司總裁,黃齊元專心做起了兩岸投融資業務。在黃齊元看來,陸資企業對國際市場了解度較低,海外並購風險較大,“建議大陸企業做海外並購之前,不妨先做海峽並購,把兩岸企業長處結合起來,勝算的概率就會很大。比如,吉利汽車購買沃爾沃這樣的案例,可以由兩岸企業來共同參與完成”。
針對兩岸PE怎樣進行合作的話題,黃齊元認為,可以先從產業分工的角度尋找合作點,比如,在八大新興產業方面進行合作。“通過借力臺灣的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嫁接大陸廣闊的市場,創造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民族品牌,不管是在高科技還是在其他消費品方面,相信可以與跟歐美一較長短。”
黃齊元介紹,臺灣現有100多家證券公司、40余家銀行,基金、保險和金控公司等企業也為數不少。因此,金融業競爭在島內異常激烈,這也迫使臺灣金融業不斷提升服務水準、創新金融產品等。此外,在人才、技術及管理等方面,島內也有較早與國際行業接軌的優勢。因此,兩岸金融互補性強,企業合作必定能產生強大競爭力。
“大陸企業應借助臺灣這個跳板‘走出去’,兩岸聯手賺世界的錢一點也不誇張。”黃齊元說,隨著ECFA深入實施,這種合作完全可以期待。“大陸企業到海外做並購,可以多做一些海峽並購,通過與臺灣企業的合作,共同到海外並購品牌或技術,實現更高層次的轉型發展。”
[ 責任編輯:張曉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