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海峽論壇)臺灣學者暢談臺民俗與閩南文化淵源

2013年06月18日 09:28 來源:中新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7日,2013世界閩南文化節重頭活動之一──閩南文化論壇學術研討會在位於福建泉州的中國閩臺緣博物館舉行。論壇吸引了近百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分享各自對閩南文化的研究成果。

  會上,來自寶島臺灣的多位專家學暢談了臺灣傳統的民俗文化與閩南文化的淵源,和與會嘉賓分享交流。

  來自臺灣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教授的鄭卜五說,“此前也經常到大陸參加會議和進行交流,但是此前會議上能聽懂閩南語的人只有2%,而這次閩南文化論壇上,能聽、能說閩南語的人達到90%以上,感覺萬分的高興。”

  當天下午,鄭卜五作了一篇題為《臺灣艋艋舺“呷新娘茶”四句聯舉隅》學術論文,他在文中以臺灣閩南婚禮“呷新娘茶”四句聯舉隅為考察對象,向大家展示“捧茶禮”,從四句聯用辭的探討,明析“捧茶禮”儀式所蘊含的意義,及閩南對婚禮的寄望和期盼。

  閩南文化是淵源於漢晉,以中原文化為基礎,涵化和發揚海洋人文精神,從而逐漸形成的區域性文化,隨著閩南人的對外遷居,目前閩南人已經分佈在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人數多達6000多萬。閩臺兩地一水之隔,在臺灣,祖籍閩南的人口已有1700萬人。

  臺灣臺南市政府文獻委員鄭道聰表示,鄭成功於永歷十五年(1661)率軍入臺,驅逐荷蘭人,並在臺灣置承天府、分兵屯田、建立莊社,以漢族觀點而言,當時臺灣的文明進程已進入以漢文化為主流文化的階段。

  鄭道聰在《探討鄭成功時代臺灣文教的發展》一文中還指出,“明鄭在臺曆史乃明史之一部分,雖然只有短短的二十二年,但開發臺灣成為後來閩粵移民的沃土,推動文教使臺灣奠定漢人文治社會的基礎。”

  “閩南文化對臺灣歷史研究十分重要,要研究臺灣歷史,一定要到閩南這個源頭。”臺灣“228紀念館”館長謝英從與現場所有來賓和學者分享了自己對花壇白沙坑迎花燈活動淵源初探成果。而來自臺灣高雄中山大學中文系的楊濟襄則結合臺灣現實生活,講述了臺灣當代漢族成年禮的實踐模式與文化意涵……

  此外,來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數名專家學者也分別就如何傳承、發展、創新閩南文化進行共同探討。(陳龍山孫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