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臺輪在泉州靠岸、第一次出現兩岸海上小額貿易、大陸商品第一次在臺灣參加博覽會、大陸首家臺灣學者創業園在泉州投建……幾十年來,泉州創下的數十個第一,彰顯其在兩岸經貿文化交流中的獨特地位。”20日,泉州市委書記黃少萍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指出,在兩岸關係繼續朝著和平穩定方向發展的同時,泉臺交流合作完全可以有更大的作為。
16日至19日,2013世界閩南文化節在“閩南文化主要發祥地”福建泉州舉行。而去年4月,由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發起舉辦的2012世界閩南文化節在臺灣舉行,馬英九先生出席開幕式並致詞。時任泉州市長的黃少萍帶團赴臺參與,並將世界閩南文化節舉辦權帶回大陸泉州。
泉州是臺灣漢族同胞的主要祖籍地,泉臺“五緣”關係深厚。“踏足臺灣、訪親問友,看到‘紅磚、白石、燕尾脊’的閩南古民居,聽到親切的閩南鄉音,一種身在故鄉、大家都是‘阮厝人’的感覺油然而生。”黃少萍告訴記者,“正是這種血脈情緣,泉臺兩地經貿、人員往來從未間斷。”
她介紹說,“泉州已成功設立國家級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自2010年起,先後舉辦了三屆閩南文化節,並以民間、基層交流為重點,不斷深化泉臺兩地的節慶民俗、宗親文化、宗教信仰、基層對口交流等互動,努力構建多層次、立體化的交流渠道。”
“在文化交流的帶動下,兩地人員往來更加活躍,每年都有10多萬台胞到泉州尋根祭祖、休閒度假、商貿洽談。”黃少萍稱,自1983年福建省第一家臺資企業落戶泉州至今,全市已累計批准臺資企業1441個,投資總額達31億美元,臺商來泉投資規模逐年擴大。
黃少萍說,“泉州正積極爭取國家賦予更多泉臺產業對接先行先試政策,在臺資企業市場準入、財稅政策、海關特殊監管與口岸管理等方面給予更多支援。”
她強調,泉州還將深化與臺灣產業合作的“搭橋計劃”,推進石化、新型顯示、精密機械、文化創意等產業合作,爭取成為兩岸LED“搭橋”試點城市。並依託惠安臺灣農民創業園、臺灣農業技術交流推廣中心,建設一批臺灣良種繁育中心,培育金線蓮、蓮霧等特色農產品,提升泉臺農業合作水準。
2012年12月,國務院正式批准泉州設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並在引進臺灣金融機構、泉臺合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援。
“臺灣現代金融發達,金融機構眾多,專業人才優勢雄厚,運作管理理念先進,這些都是泉州‘金改區’建設所亟需的。”黃少萍認為,“金改區”建設中,泉州將積極爭取在泉臺金融合作方面先行先試,在引進臺灣金融機構、建立泉臺金融合作交流平臺和資訊共用平臺、促進泉臺貿易投資和匯兌便利化、建立泉臺合資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等方面取得突破。
近日,第三批大陸居民赴臺個人遊試點城市開放,泉州列于其中,將於8月28日正式啟動赴臺“個人遊”。黃少萍說,“深化泉臺兩地交流合作,泉州有著難以替代的獨特優勢、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有著更廣闊的空間。”(孫虹 曾福志)
[ 責任編輯:王怡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