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謝長廷余克禮火花四射

2013年06月30日 08:25 來源:廈門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謝長廷

  ■兩岸交流勢頭不可逆轉,臺灣主流民意期待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繼續發展

  ■“民共”在歷史上沒有仇恨,不應製造新負擔給子孫

  余克禮

  ■不贊同謝長廷稱“兩岸關係就是國共關係”的說法

  ■曾有民進黨員到大陸交流卻被黨主席蘇貞昌開除黨籍,可見並非大陸不願與民進黨交流

  本報訊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港臺媒體報道, “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29日在香港開幕。民進黨前主席、臺灣維新基金會董事長謝長廷承認兩岸交流勢頭不可逆轉,但呼籲須面對差異;國臺辦副主任、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則歡迎謝長廷來尋求共識。

  由臺灣維新基金會主辦、中國社科院臺研所協辦的“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創新”研討會,是該基金會和大陸研究機構首次共同舉辦兩岸關係研討會,外界對於首次在香港展開的“紅綠學者對話”抱有期待。29日研討會上,謝長廷與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余克禮展開公開交鋒,火花四射,很精彩,逾80名與會者響起陣陣掌聲。

  謝長廷:兩岸要面對差異

  謝長廷在題為“平衡交流,萬物並育”的演講中表示,兩岸交流頻繁,已成趨勢,臺灣主流民意期待兩岸經貿、文化交流繼續發展。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要在和平的基礎上提出新的觀念和做法。應積極負責地處理兩岸差異,由下而上地擴大參與,尊重現狀、強化互信,以智慧和創意解決存在的問題。

  謝長廷認為,兩岸交流已鋪天蓋地展開,初級階段求同存異,在密切交流後,若差異無法排解,將難以進入深水區,難談和平協議、軍事互信。

  “‘民共’在歷史上沒有仇恨,不應製造新負擔給子孫。”謝長廷說,今天不是要推翻過去兩岸交流的成果,而是肯定過去兩岸交流的一個重大成果——“和平”,期望在此基礎上,調整方向的“失衡”,提出創新觀念和做法。他認為,正因為有差異才需要交流溝通,通過交流溝通才可以減少敵意、誤會和衝突。

  余克禮:肯定謝的務實做法

  中國社科院臺研所所長余克禮不贊同謝長廷稱“兩岸關係就是國共關係”的說法。他重申,目前兩岸大交流大發展的現狀,並非國共兩黨可以做到,而是有龐大的民意基礎。

  他說,“國共談判”已成為歷史名詞,大陸歡迎臺灣各界贊同統一的人士參與到兩岸大交流的潮流中,也期待臺灣各黨派為兩岸統一進行討論。

  “兩岸交流大門是敞開的。”他說,但曾有民進黨員到大陸交流卻被黨主席蘇貞昌開除黨籍,“可見,並非大陸不願與民進黨交流。”

  “不過,大陸對臺政策有原則性,如果民進黨堅持分裂、‘臺獨’主張,大陸就難以與其和談或打交道。”他指出,中國長時間飽受戰爭災難,就與民族不團結有關係。

  但余克禮仍肯定謝長廷在兩岸關係上的交流務實做法,他對謝長廷過去提出的兩岸關係主張,持正面看法。

  孫亞夫:歡迎謝來尋求共識

  應邀參加的海峽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孫亞夫歡迎謝長廷來交流切磋、增進了解、尋求共識。他說,“臺獨”之路是行不通的,很贊同謝長廷提出“兩岸要面對差異”的看法,雙方不能老是站在差異的兩邊。相反地,兩岸應該要消除差異,共同發展兩岸關係。

  孫亞夫說,有一點可以明確,那就是兩岸要體現“一個中國”框架的精神和涵義。對臺灣來說,有助於消除不必要的對立和衝突;對兩岸而言,有利於從根本上穩定臺海局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