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英茂認為,執政期間,“臺美關係”所發生3次嚴重互信危機,都跟民進黨政策內容的模糊草率有關。 圖片來源:香港“中評社”
民進黨日前舉行“勤政為民,壯大臺灣─8年研討會”,香港“中評社”報道,陳水扁執政時的臺當局前“外交部”次長高英茂以“民進黨8年執政外交表現的回顧與展望”發表看法。他在執政檢討的部份提到,2002年8月“一邊一國論”的提出,2003年11月“防禦性公投”的推動,以及2006年6月“終統”、“正名”運動的推展,是缺失的案例,凸顯民進黨政策的草率和粗糙。
高英茂表示,以上這些重大政策內容、內涵模糊不清,連最關心臺灣的盟友都搞不清楚,到底是為了建構“臺獨”,改變“”,還是要在既有“現狀”上推動“國家主權”的正常化?一個新政策貿然宣佈,常變成臺灣內部相關單位及國際社會對口政府機關不知所措的意外。
也提到,民進黨執政8年期間,“臺美夥伴關係”所發生的3次嚴重互信危機,其實都跟民進黨政策內容的模糊及決策溝通的草率有關係。讓美國白宮及國安對政策未說明感到意外,也讓北京有機可乘從中分化。
高英茂回顧,民進黨在1999年“臺灣前途決議文”達成共識,確定問題重點不在於建構“新國家”的“新主權”,而是在於如何將臺灣“不正常的主權現狀”努力“正常化”。這個理念在2007年民進黨大會通過的“正常國家決議文”中,做了更進一步的說明。而民進黨執政8年中,黨的“新中間路線”策略,是為了力求平衡理想與現實的要求,定調在“國家地位已定論”的基礎上,推動“正常化”。
他建議,若民進黨能重返執政,對於中國大陸外交上的“打壓”,應該要堅定主張“善意和解、積極合作、永久和平”3個原則。也應該要檢討草率的決策過程,務必從策略、制度、資源、執行等各層面更慎重改進。未來對國際社會運作溝通,在美、日、歐三大區塊,要更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