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歧異、謀求共識,首屆兩岸和平論壇已經順利閉幕了。在為期兩天的論壇研討中,兩岸數十位專家學者踴躍發言,就兩岸和平制度化議題各抒己見。雖然和平可謂兩岸具有高度共識的價值取向,然而一旦觸及兩岸和平制度化議題,卻是千頭萬緒紛繁複雜。論壇前夕,導報記者曾連線藍綠陣營政論名嘴,闡釋臺灣內部面對兩岸和平架構的不同聲音。如今經過兩岸和平論壇上的“頭腦風暴”,雖然歧異並未完全消弭,但是影響兩岸和平制度化進程的幾大關鍵因素,漸漸浮出水面。
關鍵詞 民意
對於兩岸和平制度化,臺灣目前從民間到官方都存在一些疑慮,希望維持臺海現狀的部分民眾則認為談和平協議可能是在談統一。臺灣官方則對兩岸和平協議議題頗為敏感,馬“政府”就曾拋出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三條件”說。
解惑 和平協議並非統一協議
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周志懷認為,和平協議並不是統一協議,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起點,而不是終點。換言之,和平協議只是兩岸關係發展中的階段性目標。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則認為,兩岸和平協議的簽署固然需要民意支援,但臺灣根據民調數據而來的民意,受到各種因素影響甚至扭曲。臺當局若要依據這樣的民意來決定是否積極推動兩岸和平制度化,顯然容易誤判形勢。
關鍵詞 法理
既然和平是兩岸共同認可的價值,但兩岸一提和平協議,就會出現不同聲音。其中有一種不同聲音頗具代表性:兩岸目前並沒有在打仗,為什麼要“多此一舉”簽署和平協議?
解惑 事實和平不等於法理和平
在周志懷看來,簽署和平協議並不是結束戰爭狀態,而是創造一個先有和平、後有協議的狀態,是解決戰爭之外的問題。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助理嚴安林認為,目前的臺海和平只是事實和平,不是法理和平。而沒有約束力的和平是消極的和平,不是積極的和平。
臺灣中華兩岸經貿投資文化教育協會理事長張京育也認為,臺海在非戰非和的狀態下度過很長的時間。近年以來,和平也未真正有保障。雖然兩岸人士舉杯慶祝,但真正的和平卻沒有到來,因此,需要建立制度化的交流合作。
關鍵詞 形式
參與兩岸和平論壇的不少專家學者認為,臺灣方面對和平制度化心存疑慮的原因之一,就是和平協議有被污名化的傾向。這也要求兩岸在探討兩岸制度化建設時,能夠解放思想、不拘一格。為此,論壇紀要就提出,兩岸應協商“兩岸人民贊同的保障和平的有關協議”。
解惑 兩岸領導人會晤可發和平宣言
事實上,對於兩岸和平制度化的安排,兩岸學者已經提出了各種建議。
有人認為和平協議可以分步走,首先可以經過努力,共同宣佈正式結束敵對狀態,或者共同和平宣言。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更進一步提出,當未來時機成熟時,如果兩岸領導人能會晤並通過和平宣言、和平聲明、和平共識,或許比簽署和平協議更具有可行性與操作性。
關鍵詞 心態
兩岸和平制度化既是深化兩岸關係的必然要求,又與兩岸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作為國共內戰的遺留問題,兩岸和平制度化的實現,對兩岸民眾的心理、情感具有重大影響。
解惑 心懷恐懼是兩岸和平阻礙
旺臺兩岸互信基金會執行長蘇進強認為,臺灣自認與大陸之間一小一大,一弱一強,因此面對大陸時,信心基本上不太足。
對這種缺乏安全感的心理,上海臺研所所長俞新天認為,兩岸當前最大的問題其實就是心懷恐懼。“如果臺灣還是懷著憂懼之心,不談先退,大陸即使讓更多的利益給臺灣,也會有一定的擔憂。”
張京育認為,對於兩岸和平,需給出更廣闊的定義。真正的和平並不僅僅取決於物質上的利益,而在於通商、通郵、通航甚至“通人”,更在於通資訊、通思維、通價值觀。在兩岸和平論壇的專題研討中,兩岸學者針對兩岸和平制度化中的心理因素,也特別認為“互相尊重對方”應是重要準則。(海峽導報特派記者 燕子 林靜嫻)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