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的心,感謝有你……”10月26日,京津冀地區800多位“珍珠生”相聚在北京,和愛心大使劉若英一同唱起《感恩的心》。
“珍珠生”,是指“撿回珍珠計劃”——由臺灣知名人士王建煊創立的浙江新華愛心教育基金會推出的助學慈善項目所資助的學生。第八屆中華慈善獎曾評價“撿回珍珠計劃”:“不只是單純的扶貧計劃,還強調對於珍珠生的愛心品德教育”。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感恩和愛傳承意識的培養,也是計劃的題中之義。
自2007年起推出的“撿回珍珠計劃”,目前已惠及25個省區市逾3萬學子,從2010年起,“珍珠生”紛紛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大學,目前僅北京就有870余名珍珠大學生,被戲稱為“大珍珠”。每年秋季,基金會都要在較為集中的城市,舉辦“珍珠生”聯誼會,讓他們彼此交流困惑、分享愛和人生的體驗。
26日,北京、天津以及部分河北地區的“大珍珠”們趕來參加聚會,聽劉若英的人生分享,也交流彼此的觀點、想法。就讀中央民族大學大二的楊貴林,提問時介紹,自己現在是學校“塞上未來”支教團的一員,社團已在寧夏南部地區幾所中小學籌建了“愛心漂流書屋”,並在暑假期間組團赴寧支教。這位來自寧夏的“大珍珠”得到了現場一片掌聲。
雖然“大珍珠”們仍在學校讀書,懷著感恩的心,他們已在用自己的方式回饋他人。北京大學的“珍珠生”雷小康等6人,最近剛與河北兩個“珍珠班”進行了交流。小組成員、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施俊鳴說,自己剛從高中走來,深知高中生壓力大、對大學生活感到迷茫,所以小組通過素質拓展、演講等形式為“小珍珠”們疏導壓力、明確方向。華北電力大學的馬鳴在小組中負責總結,他說,“小珍珠”們的反響非常好,有人還把素質拓展中團隊建設的方法,運用到自己班級建設中,連“大珍珠”都沒意料到。收穫是雙方的,在送出愛心的同時,雷小康說自己的“心靈感悟也提升不少”。基金會非常鼓勵“珍珠生”間的關愛交流,他們讓“大珍珠”提出具體的計劃,從資金上給他們支援。
明年第一屆“珍珠生”即將走出大學校門,基金會也在醞釀籌備,從“大珍珠”中徵集一批志願者到四川大涼山區進行為期一年的支教。基金會理事長張君達剛從大涼山區回來,他說自己為此項目9次進出大涼山,發現由於山區師資較弱,孩子們憑讀書走出大山越來越難。為此,他們準備將“珍珠計劃”再延伸出支教計劃。26日聯誼會上,基金會也邀請兩位曾經支教的年輕人,向珍珠生介紹支教的體會和經驗。
張君達介紹,基金會就支教問題在“珍珠生”中做過多次匿名問卷調查,“非常好,有意願報名的‘珍珠生’比例達87%左右。”他們計劃首批徵集60至80位“珍珠生”,明年8月先經過兩周的培訓,然後以小組形式進山支教。一年以後,再由新一屆支教生遞補。如同接力棒一般,愛心澆注的“撿回珍珠計劃”,會將愛傳揚出去,回饋給社會。當然,這不是愛心簡單的一傳一,而是乘方、N次方。(王力可 孫立極)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