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六點揭示臺灣“反服貿”運動:恐中情緒實為根本

2014年03月27日 14:31:00 來源:環球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4年3月18日晚,以大學生為主的300多名青年,闖入並佔領了臺灣“立法院”。這場突然襲來且尚在持續的學生運動,從發生之時起就爭議不斷:這到底是受黨派操縱的暴民行為,還是公民意識覺醒的合理抗爭?

  抗爭手段正當性差

  與一般意義上的廣場民主運動多在公共空間不同,此次運動是由300多名臺灣大學生闖入“立法院”議場而開始的。“立法院”是以代議制方式選出“立法委員”代表全體臺灣人民行使權力的民意機關。闖入“立法院”,侵犯的不僅是這個具有廣泛民意代表性的特殊場所,從某種程度來說更是對全民的侵犯。

  臺灣平日戒備稀鬆的“立法院”鮮能看到民眾對其進行衝撞,從側面也證明因對“立法院”而產生的不滿或矛盾並沒有很多人想像的那麼大,這也是臺灣“立法院”代表民意的確實性。訴求者無論理由多充分、多正當,都不能因為自詡是“民調(所謂75%民意支援逐條審查)”所驗證的多數民意的代表者,就可以任意侵犯事實上確實代表多數民意的“立法院”。可以說這場學生運動開始就犯了大忌,其所用的手段極不正當。這一點也是當局所不認可、甚至不能容忍的一點。

  抗爭理智未能持續

  佔領議場最初,學生的狀態可謂胡作非為:喝酒、親吻、破壞場內設施等等。這些行為經媒體報道,招致民眾的普遍厭惡,受到各方質疑的抗議學生於是開始自我檢討,制定規範、維持秩序。定時免費發放飲料點心,垃圾投放分類,座位整齊排列,還有緊急醫療服務隊的入駐……一切井然有序,形成了溫和理性的“非暴力不合作”抗爭。人們從中看到了臺灣社會的教養和禮節程度,這也是促使反感民眾對抗議活動轉變態度的重要因素。

  然而,後續的抗爭活動還是跑了調,這也從反面再次驗證了理性與秩序對於抗爭活動是否能夠持續、是否能達成預期有重要性。由於學生提出的理由沒能得到正面回應,駐紮在“立法院”的抗爭者發生道路分歧。一些人主張抗爭要和平、理性、有序,以促進對話為目的;但更多的人則不滿于僵持不變的狀態,主張採取更加激烈、更大規模的抗爭方式,放棄原本的理性路線。終於,3月23日晚,千余名學生強行闖入“行政院”,攻佔“行政院”大樓。很快,“行政院院長”江宜樺不得不下令臺北警方強行驅趕學生,抗爭者佔領行政機關的過激行為也當即被制止。

  抗爭訴求搖擺不定

  此次抗爭運動是以國民黨借助行政程式推動“服貿”闖關為導火索,因此最初的抗爭以“反對服貿”和“反對黑箱操作服貿”為訴求,但“反對黑箱操作服貿”的根本還是“反服貿”。學生佔領“立法院”之後,民眾分化為“反服貿”與“支援服貿”激烈對峙的兩派。支援學生運動的一方於是拿出“懶人包(即宣傳簡圖)”等各種手段歪曲服貿,稱臺灣人民的投資、就業機會將被大陸侵犯;而反對學生運動的一方則開始反駁“反服貿”的人,稱其信口開河、混淆視聽,有心者更對服貿內容逐條分析反駁。自此,關於服貿優劣的討論全面展開。

  隨著討論的充分進行,很多人不再受片面訊息的誤導,開始正面看待服貿,使得支援服貿的一方逐漸佔據優勢,而“反服貿”的呼聲則漸漸開始失去市場。原本高喊“反服貿”的人底氣不足,開始執著于“反黑箱操作”而非直接“反服貿”。這樣的訴求吸引了很多支援服貿或對服貿不設立場,但又反對審議程式民眾的參與。於是,很多人開始底氣十足地喊出“我們不反服貿,我們反黑箱!我們要逐條審議!”的訴求。然而“逐條審議”正是國民黨的早先主張,卻因民進黨霸佔講臺、杯葛議事,使審議停擺,才出此下策。結果民進黨又回頭指責國民黨不逐條審議,不履行說明義務。而當國民黨同意恢復逐條審議時,抗議者又開始主張反對現行兩岸談判模式,要求暫停服貿審查。

  就這樣,抗議訴求一改再改,要求逐條增加,更有甚者,在現場主張起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反媒體壟斷、反對陸生納入健保等其他議題……社會運動最難的,不是要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進,而是須知道應該在什麼時候退。“目標不定”與“目的太多”不但導致問題失焦,更容易讓人感到貪得無厭、毫無誠意,從而失去談判的機會。

  議題狀況了解不明

  學生對服貿究竟了解多少?在抗議現場簡單詢問就可以了解:大多數人不過一知半解,有些作秀藝人連“服貿”的全稱是什麼都含糊其辭。為了進行 “掃盲”,抗議現場組織了一系列的講座。臺灣大學等名校的教授們離開大學講臺、在現場開設“民主課堂”,圍繞服貿對臺灣的影響以及街頭運動等主題展開,可惜相對於理性的校園課堂,街頭課堂的語氣、用詞,尤其是觀點顯得尤為情緒化。期間,還有一些自詡掌握情況的學生上臺侃侃而談,也有曾在大陸臺企工作過的臺籍員工現身說法、訴苦訴怨,更有明星、演員等公眾人物到場支援……但這一切的互動,目的都不是為了讓民眾更好了解“服貿”本身,相反卻是激起民眾對 “服貿”的恐懼。

  雖然這其中不乏理性解讀的聲音,但很多抗議者似乎得了偏聽症,只聽想聽的、只信想信的。可以說,在看待核心議題時,學生的情緒化色彩相當嚴重。行為舉止上的理智有禮,替代不了思考上的理性客觀,對議題不作全面探討,又如何真正理解議題、解決問題?

  政治勢力背後介入

  雖然去過現場的人都極力否認,但這一次的學生運動的政黨味實在太濃了。首先,闖入議場的陳為廷、林飛帆等人不但是在民進黨內部做過事的人,甚至有民進黨“立委”坦誠事發突然,較計劃早了三天,直指學生不按劇本演出,讓民進黨有點困擾。民進黨黨內人士沒想到學生不甘作老人家的棋子,事情的發展已經完全超出民進黨控制之外。但若把抗爭學生領袖看成是超脫於民進黨固有思維的一群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可以說他們是“青出於綠勝於綠”的深綠,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相較於民進黨有過之而無不及。後來,還有蔡英文、蘇貞昌、謝長廷、遊錫堃等民進黨各路大佬到場表示支援。因此,這次運動從一開始,就烙上民進黨背後指使的詬病,所以學生領袖們也有意淡化政黨色彩,在明面上儘量與政黨做切割,以求支援的最大化。

  由於馬英九遲遲沒有給予抗議學生正面回應,總召林飛帆呼籲更多民眾上各地社會團體以靜坐的方式包圍全臺各地的中國國民黨黨部。如果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的話,可以知道服貿強行通過的程式瑕疵並非國民黨一黨所致。國民黨將服貿送交“立法院”審查,需要經過三個月才能默認通過審查。但國民黨提交審查的時候,以及三個月漫長的審查期期間,一刻也不放棄杯葛議事的民進黨卻集體失聲。因為兩黨私下協商的默契,才使得民進黨對於此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服貿的“黑箱操作”到底是什麼?不正是大家所主張的“兩黨(暗中)協商”嗎?顯然,服貿的黑箱作業與民進黨逃不掉干系。但只圍攻國民黨,而不圍民進黨的做法,只能證明其依然保留著堅定的民進黨立場。

  雖然這次運動的參與者前前後後有過萬人次,也不能說所有人的立場都與民進黨一致。但不得不說的是,整個運動的開始、進行、收尾,都必然是以最初闖入議場的那300個核心學生領袖為主導。而他們,才是真正與民進黨(其中一派)保持高度一致的人。

  恐中情緒實為根本

  從這次的抗爭中,民眾強烈的“恐中”情緒可窺一斑。站在就事論事的態度上講,這次抗爭運動所要達成的目標是失焦的。但站在反抗情緒來說,無論是反服貿、反黑箱、反體制、反國民黨、反馬英九,甚至是直呼“反中”,其背後都有一個強烈思維控制著民眾的情緒——“恐中”。

  陳水扁執政以前,臺灣人還未在國族認同上有混亂,所有人都能堂堂正正的自稱是“中國人”。兩蔣時代的臺灣,更是以“正統中國”自居。因為那時,臺灣無論是經濟上、軍事上、還是政治上,都超過大陸很多,使臺灣人有自信來自詡自己才是“中國”,臺灣才是統一中國的主導者。而李登輝時代,形勢出現了轉折。臺灣不但承認已無法武力反攻大陸,在經濟上也逐漸失去對大陸的優勢。臺灣人發現,如果統一,將不再會由臺灣人主導,而統一的道路必然是由大陸來實行。

  由於國民黨早年的反共教育,使得臺灣對“紅色中國”有著長久以來的敵視。而大陸日益增強的國力,以及兩岸之間規模的不對等,更使得臺灣人對大陸抱有恐懼。臺灣人非常安樂於富足的經濟,活躍于自由的社會,更自豪於民主的政治。當臺灣人意識到,若由大陸來主導統一,自己當下的生活方式必然遭到破壞。不願失去現在生活方式的人,唯有極力擺脫大陸的影響與束縛。

  而服貿,恰是促進兩岸經濟統合的協議。在此次學生抗爭運動中,服貿的利弊並未被清楚的認知,反而服貿是大陸侵略臺灣的糖衣炮彈這一點被不斷的渲染。臺灣人所看見的服貿,就是一個大陸貿易佔領臺灣的協議,一個經濟統一台灣的協議,一個變賣臺灣的協議,一個終極統一的協議。而這場由“臺獨”學生領袖主導的運動,恰是利用學生和民眾“恐中”的心態,來極力阻撓服貿的簽署。所以,是否反服貿,是否反程式,都只是為了達到防止大陸“經濟統一台灣”的目標罷了。

  雖然這場衝擊還沒有結束。但我們平心氣和的來回看這場運動時,又不難發現其實整個過程中,民眾通過密集的搜尋、探討、辯論等過程,開始慢慢了解什麼是服貿,服貿的利弊在哪。有理性的聲音說,臺灣縱然要知道服貿可能帶來的衝擊,但相較于回避問題,如何找尋應對辦法才是當務更應該做的事。臺灣與大陸的交往勢不可擋,臺灣的發展不可能脫離大陸。而如何理性看待大陸,看待大陸的崛起,是臺灣人所應改變的心態。而在今後日益密切的交往中,如何處理這過程中所產生的矛盾,才是臺灣今日在這次抗爭運動中所應結得的果實。(作者為環球網特約撰稿人 王忠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環球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