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溪鎮壺嗣村的吳鳳史跡陳列館內,設有一間吳鳳調解室。當地有個習慣,即遇有糾紛,村民都會先去拜拜吳鳳,然後到吳鳳調解室討個說法,以求合情合理的解決途徑。調解室成立後,吳氏宗祠理事會即聘請吳鳳理事會成員擔任調解員,調解範圍覆蓋壺嗣、峰山、山布、宜盆、石寨、坪塘等7個建制村1.5萬多人口,做到大事不出鎮,小事不出村。
壺嗣吳氏宗親會秘書長吳文滄告訴記者,當年吳鳳為戒除“粟祭”陋俗,融合漢番關係,不惜殺身成仁。如今之所以選擇把調解室設在陳列館內,就是希望能夠以吳鳳“仁心、和諧、大義”的精神,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發展。
同樣的,在臺灣,吳鳳也是和諧精神的化身。在2013年的桃園縣吳姓宗親會赴閩尋根謁祖行記中,記者看到這樣一段文字:吳氏代代子孫枝繁葉茂,自當遵循“謙讓和諧、開拓進取、誠信睦鄰”之祖訓,承先啟後,晴耕雨讀,弘揚吳鳳文化于韆鞦萬世……
作為兩岸共同的宗教信仰中少有的生於大陸卻又源自臺灣的“真人神”,吳鳳不但庇祐兩岸,同時還以其為求和諧舍生取義的精神激勵著後人。在當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形勢下,兩岸同胞應互相尊重、攜手同行,共創中華民族的榮光。
本報記者陳夢婕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福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