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兩岸  >   正文

兩岸文化交流深入 制度化承載期待

2014年12月30日 09:22:00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血脈與故土的概念,永遠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的內心,不論相隔多遠都無法抹去。共同的文化將拉著兩岸人民越走越近。”2014年,臺灣作家、翻譯家王壽來腳踏故土山西,感慨無限。

  對這位年過六旬的臺灣文化資產主管部門前負責人來說,今年夏季舉行的“情係三晉——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可謂意義重大,祖籍山西的他60多年來首次回到故土,進行了一趟“尋根之旅”。

  2014年兩岸文化交流延續往年勢頭,交流廣泛而熱絡。王壽來參與的“情係”系列活動只是全年熱絡進行的眾多兩岸文化交流中的一項;通過這些活動,同文同宗兩岸民眾的心在貼近。

  回顧全年,一個重要的特點在於,兩岸文化上的同根同源促進交流不斷深入,充分體現文化上的“一家親”。為和臺灣同胞同慶兩岸共同的重要傳統節日——春節,2014年“歡樂春節”活動連續第二年走進臺灣,其活動數量增長10倍,內容也更豐富,全方位展示兩岸同根同源的中華文化;2013年開始的首屆“海峽兩岸文化遺產節”在今年6月圓滿閉幕,覆蓋臺北、臺中、高雄、臺南、臺東等臺灣重要縣市,歷時7個月,成為迄今持續時間最長的兩岸文化交流項目。兩岸各地開展的更多活動還涉及文字、佛教、媽祖文化、客家文化等連結兩岸的文化要素。

  此外,部分交流活動著眼追尋兩岸的共同記憶。其中,“追憶中國遠征軍”海峽兩岸記者聯合採訪活動8月舉行,兩岸記者共同走訪國殤墓園、滇西抗戰紀念館、松山抗戰遺址、龍陵戰役遺址和中國遠征軍司令部遺址等地,追尋抗戰歷史記憶;以淮海戰役為背景的兩岸合拍電影《風中家族》也在這一年開機。

  2014年兩岸文化交流另一個特點在於,作為兩岸和平發展未來的青年人開始在交流中起到更重要作用,青年人為主角的交流活動數量種類都大大提升。其中,首屆“情係青春”活動7月在廣東舉辦,成為中華文化聯誼會“情係”系列兩岸文化聯誼活動的一個新的品牌,兩岸80余名大學生參加,一同深度感知嶺南文化;全國臺聯2014年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同月舉行,繼續為臺灣青年了解大陸搭起橋梁。

  一年來兩岸在文創產業上也合作頻繁,雙方發揮出各自優勢,實現共贏。10月,第七屆海峽兩岸(廈門)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舉辦,簽約項目整體品質相較往屆繼續提升,兩岸文化產業合作從教育、研發到產品代理,企業合作等多領域都成果頗豐。歲末的第九屆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作為“常客”的“臺灣精品館”再次亮相,並首次迎來臺北、臺南、苗栗三個城市聯袂辦展,呈現了臺灣文創發展的整體風貌和地域特色。

  此外,兩岸文化交流新渠道也在不斷涌現。首屆“兩岸四地文學論壇”10月在湖南舉辦,兩岸四地50名代表性作家以“多元文化視角下的華文創作”為主題,共同研討振興華文創作和中華文化復興之路;文化部協調有關部門還准予佛光山在大陸設立了“星雲文化教育公益基金會”,形成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個新渠道、新方式。

  中國近代學者梁啟超曾說:“文化者,人類心能所開釋出來之有價值的共業也。”一年來,在尋求“有價值的共業”的路上,“一家親”的兩岸民眾正在於無聲中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

  在即將到來的2015年,兩岸文化交流也承載著更多期待。

  今年10月,在福州舉行的第二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孫亞夫就指出,“兩岸一家親”的理念,注重共同傳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將成為今後兩岸文化交流合作的主線和工程。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全國臺灣研究會研究部副主任李賀也表示,希望兩岸文化交流更有前瞻性、常態性,向深層次發展,不僅是回顧歷史,還要形成合力,利用大陸的人才資源與市場、臺灣的文創實力,在國際上推出中華文化。

  缺乏整體框架是兩岸在文化交流領域一直存在的問題。11月,在“1995-2015:兩岸關係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劉國奮說:“兩岸文化交流仍缺乏機制性保障,兩岸有必要儘早簽署文化協議,建立兩岸文化交流合作機制。”這也是兩岸民眾心之所向。

  在國臺辦12月1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范麗青“預告”了2015年1月“中國好聲音”將赴臺辦演唱會同慶新年。可以預見,新的一年,兩岸文化交流將“佳音”不斷,並促進兩岸關係越走越近。(楊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黃露佳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黃露佳

原稿件來源:中新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