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馬英九30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決定申請加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島內輿論在討論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不忘提到此舉可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有分析指出,加入亞投行說到底是一种經濟行為,給臺灣帶去的將是經濟利益,泛政治化的行為不可取。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道,“總統府”發言人陳以信透露,“總統府”30日下午召開“國安高層會議”,“行政院長”毛治國率相關部會首長向馬英九報告臺灣加入亞投行的相關規劃。會議決定將由“財政部”擬定臺灣的參與意向書,經“行政院”核定後,由陸委會請大陸國臺辦提交亞投行籌備秘書處。陳以信說,亞投行規劃屬於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側重亞洲基礎建設;臺灣如能加入,將有助於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增加參與國際事務的機會,並可增加廠商國際商機,提高未來參與其他國際經貿組織的可能性。另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30日在立法會上接受質詢時透露,香港特區政府已提交加入亞投行的意向書,但仍等待計劃細節,再決定香港參與的角色,而北京方面對香港參與亞投行的態度正面。
在臺灣,綠營表達了不同看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稱,民進黨希望在尋求參與國際各項組織或活動時,都應為臺灣爭取到最大的參與空間,也能保住我們的立場。民進黨“立委”段宜康等人30日批評稱,在“行政院”“國安會”等都未開過會的情況下,馬英九就接受媒體採訪提出三大理由表明要加入亞投行,“猶如脫韁野馬”。
不過,島內多數輿論對加入亞投行反應正面。陸委會主委夏立言30日說,亞投行和大陸提出的“一帶一路”給臺灣創造很多商機,“中華民國必須考慮尊嚴、對等情況下參加”。“中央社”開玩笑說,關於這一點,“財政部長”張盛和的算盤打得很精。張盛和稱,亞投行的規模為1000億美元,大陸自付500億美元,剩下的由諸多參與成員各自支付,因此所支付的錢不多,以臺灣遊資之多,正好提供一個有利去處。他說,臺灣有資金、有技術、有人才、有製造設備能力,加入亞投行可為基礎建設業向外發展提供絕佳良機,更何況加入國際組織可以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花錢不多,卻獲益良多”。至於名稱問題,臺“中央銀行副總裁”楊金龍稱,大陸方面的態度是按照國際慣例,臺灣參加國際組織也有國際慣例。“財政部次長”吳當傑認為,臺灣以“中華臺北”加入比較適當。
臺灣《聯合報》分析認為,從目前來看,臺灣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參與遊戲規則制定是不可能被接受的;但成為普通會員,或能考慮給予安排,“從亞投行成立的規劃時程來看,臺灣在亞投行今年6月章程制定完成之前加入可能性極低”。該報同時提到,加入亞投行還需要在島內尋求共識,馬當局有場溝通硬仗要打。
臺灣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陳一新30日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說,大陸其實已經就亞投行議題試探過臺灣好幾次了,最近美國盟友的加入使臺灣顧慮減少,而且亞投行連帶著“一帶一路”,一定有很多商機,對臺灣經濟發展有好處,臺灣覺得值得加入。他還表示,臺灣加入的名稱可能是用“中華臺北”,但最重要的是臺灣要享受所有的權益,而不是坐冷板凳,“作為一個臺灣人,我想加入亞投行對臺灣會有正面效益”。還有輿論直言,加入亞投行是為獲得經濟利益,臺灣不應該在此議題上泛政治化。(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白曉雯 本報記者 蘇靜)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