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臺灣當局統計機構5月將2015年島內全年經濟增長率預估值從2月預測的3.78%下修為3.28%之後,日前,臺灣綜合研究院將今年島內GDP預測值下修至3.35%,較去年底預測的3.43%下修了0.08個百分點。此外,臺當局也表示,6月島內出口未如預期由負轉正,比去年同期衰退3.2%,已經連續四個月出現負增長。這些情況顯示臺灣景氣正在衰退。
雖然臺當局官員分析稱,造成目前這種狀況主要是由於全球經濟不景氣,直接影響了包括臺灣在內的諸多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但是,事實上,臺灣卻是亞洲相鄰經濟體中唯一的衰退者。如果出口不振繼續下去,工業訂單持續衰退,臺灣今年經濟是否真能“保三”,恐怕很難令人樂觀。
面對這種情況,有人將此歸咎於臺當局未能提出積極應對政策。然而,實際上,臺當局在強化出口、改善就業、薪資結構調整和鼓勵民間投資等方面都曾提出積極對策,但可惜由於缺乏執行力,都沒有到位。究其原因,仍然是藍綠對立、政黨惡鬥,造成臺灣從行政到立法部門怠惰不作為,讓臺灣競爭力在永無止境的內耗中流失殆盡。無論在經濟增長、薪資所得,還是在出口排名或附加價值率放慢,皆已被韓國、新加坡等經濟體追上甚至超越。
曾記否:1994年以前,臺灣出口規模一直在韓國之上;就算進入本世紀2001年左右,臺灣出口也還達到韓國出口總額的84%。然而,現在臺灣出口規模只有韓國的一半。
不僅如此,中韓FTA(自貿協定)也已正式簽署,年內可望生效。臺當局經濟機構對此評估認為對臺灣衝擊不小,中長期看,臺灣許多產品在大陸市場有可能被韓國取代。
然而,可笑的是,作為促使中韓FTA加速啟動的重要觸媒——兩岸服貿協議,自2013年6月簽署之後,由於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地杯葛,目前仍未通過民意機構審查,無法在島內生效實施。這對於臺灣來說,不啻于一大諷刺。
在全球化的驚濤駭浪中,臺灣這艘船已是每況愈下。但遺憾的是,島內朝野政治人物無視於此,依舊吵翻天,綠營更是以毀馬為目標,心中所想似乎只是如何贏得2016年選舉,如何放大對手的失誤,並吹噓自己的成績。
提振經濟,加速臺灣產業結構調整,藍綠都有責任。無論2016年選舉結果如何,藍綠都不應再相互毀滅,而是要相忍為臺,要有讓人民過上幸福日子的使命感,加快融入區域經濟整合。否則一旦臺灣經濟動能減弱,屆時,無論是誰不僅沒有好日子過,還得收拾爛攤子。(孫金誠)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