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兩岸相互投資 增進民眾安全福祉——兩岸兩會第11次會談前瞻
海協會與臺灣海基會恢復協商後的第11次會談將於25日在福州舉行,預定簽署《海峽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和《海峽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這兩項協議的簽署是對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豐富和完善,有助於促進兩岸相互直接投資、加快兩岸經濟合作步伐,並切實增進民眾的安全與福祉。
“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的實施,將建立兩岸飛行標準與適航監管機制,有利於完善民航飛行安全管理、降低民航企業經營成本、深化兩岸民用航空合作。”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說。
他分析說,目前兩岸定期客運航班總班次已達每週890班,定期貨運航班總班次為每週84班。如此頻繁的飛航,亟需兩岸採用統一標準以保障人員貨物安全。此次協議的簽署可謂眾望所歸,對兩岸民眾而言是實實在在的大好事。
“隨著兩岸交流日益深化,飛機以快速、便捷的優勢正在成為民眾出行首選。安全就成了首要考量。”廈門航空有限公司董事長車尚輪說,兩岸民航飛行安全與適航合作協議的簽署和生效,將使兩岸民航業者在日常營運時有規可循,聯絡渠道和應急措施也更加完善,“穿越臺海上空的航班將飛得更穩、更有保障”。
“兩岸避免雙重課稅”曾列入兩會第四次會談的優先協商議題,歷經數個寒暑卻始終難產。第11次會談上,這項各界矚目的協議即將“大功告成”。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臺港澳研究中心主任劉雪琴認為,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的實施,將有效消除重復課稅、降低相關企業與個人稅收負擔,有利於規範兩岸投資經營環境、促進兩岸相互直接投資,為兩岸深化經濟合作提供新動力。
“當下實行合併申報稅收,老實講是打擊臺商投資積極性的,對兩岸雙向投資也很不利。”全國臺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廈門多威電子公司董事長曾欽照說,臺商滿心期盼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簽署並早日生效,這是投資保障很重要的一環。
據臺當局財政部門估算,兩岸避免雙重課稅及加強稅務合作協議生效後,每年可為臺商減負39億元(新台幣,下同),並使臺灣稅收凈增超過80億元。
2008年6月恢復協商以來,海協會與海基會已經簽署21項協議、達成多項重要共識。“回顧過往不難發現,關切民生的議題始終是兩岸最為緊迫的協商內容。”上海社科院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盛九元說。
圍繞飛航議題,兩岸先後簽署《海峽兩岸包機會談紀要》《海峽兩岸空運協議》《海峽兩岸空運補充協議》,極大滿足了兩岸業者和民眾的航運需求;圍繞稅務議題,雙方克難前行,歷時5年最終達成共識。
“事實證明,只要不斷鞏固與增進政治互信,相向而行,良性互動,聚同化異,兩岸雙方就能通過對話協商,趟過‘深水區’,解決各種難題。”他說。(實習生趙睿對此稿亦有貢獻)(記者 趙博 許雪毅 許曉青)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