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凱鴻集團董事長林家泰遞來的名片中,印著“環保尖兵”四個字。這家剛剛完成中石油四川基地危廢處理中心建設的臺灣企業,已成為臺商在大陸環保產業的佼佼者。
上陣父子兵 投身環保夢
回憶起10年前來到大陸,林家泰說,自己最感謝的人就是王永慶(台塑集團創辦人)。曾經以污水處理起家的林家泰,正是在王永慶興建台塑六輕時,承攬下六輕麥寮工業區20多座火炬系統(處理可燃和可燃有毒氣體及蒸汽的特殊燃燒設施),由此在臺灣環保工程界中崛起。2004年,王永慶來到寧波投資石化產業園,林家泰也跟隨著台塑的腳步進入大陸市場,從此落地生根。
一同來到大陸打拼的,還有林家泰的兒子林蔚丞。林蔚丞說,父輩在臺灣打下了江山,進入大陸市場後,則由年輕一代的自己擔負起新市場版圖的開拓。目前,根據自身的專業和特長,林蔚丞主要負責前方的銷售推廣任務,而技術出身的父親則逐漸退居後方,坐鎮指揮。
從台塑在寧波的項目,到中石化鎮海煉化地面和高空火炬,再到中石油四川基地危廢處理中心的成功運轉,林家父子一路走來並不容易。
技術換市場 標準更嚴格
“技術換市場”,是林家父子在沒有本地優勢的大陸市場中,一貫堅持的策略。林蔚丞說,公司為石化企業承制的火炬工程佔臺灣市場的90%以上,技術上他們十分自信。然而在進軍大陸之初,因為缺乏在地資歷,凱鴻一度難以獲得本地合作商的信任。直到2008年,由於同類產品的一次偶發故障,引起了投資方對工程安全、技術能力的更高要求,凱鴻也得以憑過硬的技術爭取到一個重要項目。
深知技術是自己最有力的優勢,在所有項目的實施中,他的團隊對於工程品質要求也極其嚴格。除此之外,他們在大陸也取得了35項專利,並取得了上海高新技術企業的稱號。
“臺灣已經過了經濟高速增長的階段,而且地方小,人口集中,空氣污染一旦擴散,居民反映非常大,因此焚燒系統的排放標準十分嚴謹。”林家泰說,臺灣實行著比大陸更加嚴格的排放標準,加上和國際接軌的技術和經驗,自己的焚燒排放量已接近歐盟標準。
瞄準廣闊市場
謀求自身壯大
“大陸的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林家泰說,“這對我們來說,既是責任,也是機遇。”
大陸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特別提到“積極發展迴圈經濟,大力推進工業廢物和生活垃圾資源化利用”,“要把節能環保產業打造成新興的支柱產業。”這讓敏銳的林家泰很快覺察到商機的來臨,結合自己的優勢業績,他逐漸將目標瞄準于“危險廢棄物”的處理。
在中石油四川基地危廢處理中心建成之後,凱鴻已成為在兩岸均“接了地氣”的環保工程商。對此,林蔚丞頗為自豪,“這樣的資歷在兩岸並不多見。”林蔚丞說,隨著近年地方對於危廢處理的重視以及危廢運輸的高危險性,日後大陸的每個城市都應該有一套相應的危廢中心。他希望未來能與大型央企及各級省市環保單位加強合作,“這是兩岸和平發展給我們臺商創造的雙贏。”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