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珠臺非遺同臺共舞 兩岸青年共繪傳承新篇——首屆“珠臺非遺匯”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非遺表演交流在金灣區文化館順利舉辦

2025-07-11 15:1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珠海7月11日訊(記者 馬琳娜 李鑫) 7月10日上午,由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指導,珠海市珠臺經濟文化交流協會聯合珠海市金灣區臺商協會主辦的首屆“珠臺非遺匯”兩岸青年文化交流活動非遺表演交流在金灣區文化館隆重舉行。來自臺灣的宋江陣表演團與珠海本土三灶鶴舞傳承人等近百名海峽兩岸青年同臺獻藝,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紐帶,架起兩岸文化交流的橋梁。

三灶鶴舞表演。(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三灶鶴舞表演。(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在活動的開始,三灶鶴舞傳承人談森榮老師向觀眾介紹了三灶鶴舞的表演構成:“三灶鶴舞表演由鶴舞、鶴歌以及打擊樂器三部分組成,三者相輔相成,共同演繹出珠海本土獨特的水鄉祈福文化。”隨著談老師的介紹,傳承者們以柔美靈動的姿態登場,白羽紅冠的鶴形道具通過“白鶴梳羽”“引頸高鳴”等動作,將白鶴的優雅與吉祥展現得淋漓盡致,鶴歌穿插其間,更添文化韻味。臺青蔡先生觀看後不禁讚嘆:“三灶鶴舞不愧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項目,這種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表演深深吸引了我。”臺青連宜榛激動地表示:“能親眼目睹如此精彩的表演,實屬難得,讓我對大陸的非遺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

宋江陣表演。(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宋江陣表演。(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隨後,伴隨一陣清脆的鑼鼓聲,臺灣宋江陣緩緩登場。演員們手持傳統兵器,通過剛勁有力的陣型變化演繹《水滸傳》故事。宋江陣法融合武術與民俗,贏得現場陣陣喝彩。臺青林先生在觀看表演後感慨道:“兩種非遺雖風格不同,但都承載著中華兒女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嚮往。”

  “教練那邊表演的是宋江陣,這個舞蹈跟大陸文化有些差異,陣形上會不太一樣,期望通過此次展演,讓兩岸同胞共同領略非遺文化的獨特魅力。”臺青連宜榛的這番話,道出了眾多參與此次活動的臺青心聲。

  臺南市體育總會武術協會副主任委員林文凱也感慨萬千:“我當然希望兩岸之間可以透過更多的交流,讓大陸更了解臺灣宋江陣文化,大家可以去學習,希望非遺文化發展起來。其實宋江陣跟潮汕的英歌舞很相似,這種文化的共鳴讓我們更加親近。”

參訪團體驗三灶鶴舞。(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活動合影。(台灣網記者 馬琳娜 攝)

  活動結束後,表演鶴舞的青年們主動向表演宋江陣的臺灣青年學習請教,就陣型編排的精妙與表演技藝的精髓展開探討。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兩岸青年在展示各自非遺文化魅力的同時,在思想的碰撞與技藝的交融中共同探索非遺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新路徑、新方法。這份對文化傳承的責任與使命,如同紐帶一般,將兩岸青年的心緊緊相連,為非遺文化在年輕一代中的傳承與發展注入了勃勃生機。

  此次非遺交流活動映照出兩岸青年對非遺文化濃郁的興致與熱忱,臺灣青年被三灶鶴舞的柔美靈動與獨特文化韻味深深吸引,大陸青年對臺灣宋江陣的剛勁有力與武術民俗融合的表演風格也由衷讚嘆。

  據悉,前一天參訪團已參觀了珠海博物館等城市文化地標,後續參訪團還將赴圓明新園、鬥門水鄉等地繼續文化探訪之旅,全方位、多角度體驗珠海的自然風光與人文魅力。此次非遺展演作為行程亮點,為兩岸青年血脈傳承提供了新的文化注腳。

[責任編輯:李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