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規劃重建為民
-本報評論員
三年鏖戰,浴火重生,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已取得決定性勝利,一個嶄新的汶川拔地而起。
三年間,災區電力基礎設施得以科學重建。重建為民,民生項目始終排在重建第一位。三年間,四川省電力公司兌現了“安置房建成一處,電力就通一處”的莊嚴承諾。科學重建,首先制定科學規劃,第一時間制定的《四川省電力公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為重建工作提供科學指導,在尊重自然基礎上因地制宜、科學選址,確保電力項目經得起歷史檢驗。統籌兼顧,四川省電力公司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將恢復重建與提升電網水準、增強防災減災能力有機結合,實現了電力基礎設施重建、產業重建、城鎮重建相協調。
三年間,電力供應能力得以創新發展。三年140億元的鉅額投資確保了災區電網供電能力、電網結構、技術裝備水準全面達到、部分超過震前水準,新標準、新技術、新工藝得到廣泛應用。重建摒棄簡單複製,重建實現創新發展,先進的智慧變電站、高標準的電氣化縣、密密織就的防災減災應急體系、資源配置能力實現大跨越的輸配電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先行官,電力的創新發展為汶川災區實現三年重建完成、五年發展振興、十年實現全面小康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
災難中站立,豪邁中跨越。大災大難面前,電力人奮勇當先;艱難重建時,電力人創造奇跡。秉承偉大的抗震救災精神,電力人揮灑汗水,為災區人民創造著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