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強智慧電網穿越四川震區大地

時間:2011-05-13 16:16   來源:四川新聞網

  與希望同行

  ———紀念“5 12”汶川特大地震三週年

  四川省電力公司總經理王抒祥

  “5 12”汶川特大地震至今已三年整。三年來,四川省委、省政府按照“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加快建設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實踐,在艱苦卓絕中開啟,在攻堅克難中挺進。如今,四川經濟發展勢頭恢復到震前水準,進入加快發展軌道;投資發展環境恢復到震前水準,國內外資本進入較快增長;災區群眾的信心士氣恢復到震前水準,意氣風發地創造新的生活。浴火重生的新家園,正匯聚升騰起新的希望。

  重建三年,四川省電力公司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國家電網公司領導下,走上了科學救災、科學重建、科學發展的探索之路、創新之路、自強之路。四川電網災後重建成果鼓舞人心。截至2011年3月底,四川省電力公司共完成災後恢復重建投資140億元,建成投運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27座,35千伏及以上線路約1200千米。災區電網供電能力、電網結構、技術裝備水準全面達到、部分超過震前水準。三年來,四川電網累計向災區供電683.11億千瓦時,滿足了50個災後重建工業園區和803個城鎮的用電需求,累計外送電量339億千瓦時,最大限度保障阿壩州等地區水電送出,有力推動了災區經濟社會發展。

  思路:科學規劃引導電網科學重建

  災後重建是一項關係長遠的浩大工程。災區重建的效果,關鍵取決於科學規劃、科學重建。不僅要原地起立,還要跳起摸高。四川省電力公司重建工作從一開始就注重整體謀劃、科學統籌,堅持用科學規劃保障科學重建。以科學規劃引導災區全新佈局,催生建設水準整體提升。

  汶川特大地震後,四川省電力公司立足災區恢復重建和長遠發展的需要,在以最快速度恢復供電的基礎上,地震當年編制完成《四川省電力公司地震災後恢復重建規劃》,科學指導公司災後恢復重建工作,同時配合省政府有關部門編制《四川省汶川地震災後能源基礎設施恢復重建規劃》,並先後完成重建規劃的中期調整和重建項目再評估工作。規劃體現了前瞻超前,處理好了恢復與提升的關係,避免把恢復重建搞成原樣複製。

  地震讓四川省電力公司更加注重科學救災和科學避險,應急能力建設和應急管理組織體系全面提升。應急指揮中心監測預警功能進一步完善,形成了“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在南充建成全國首個省級電網備用調度中心;在龍泉驛建成全國電力應急培訓示範基地,組建國家電網公司首支專業應急救援隊。在應對四川後來發生的“8 30”攀西地震、攀西乾旱、“8 13”特大山洪泥石流和“4 14”青海玉樹地震等自然災害中,這套建立在科學救災和科學避險理論基礎上的應急救援體系得到檢驗和體現。

  責任:以人為本指引重建民生優先

  大災面前,生命至上,安民為重。災難是一塊試金石。四川省電力公司作為中央在川特大型國有企業,以人為本、奉獻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堅定前行。

  災後重建,民生項目進展最快。四川省電力公司竭盡所能幫助災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考慮盡可能長遠,安排盡可能細緻。汶川地震發生後,四川省電力公司在自身受災嚴重的情況下,堅持民生優先,千方百計採取各種措施加快災區住房配套供電設施建設。供區內所建成的48萬餘間活動板房和38萬餘間(頂)帳篷及其他安置設施,通電率均為100%。

  重建伊始,四川省電力公司就積極跟蹤災區重建進度,及時安排配套輸變電重建工程建設。大力推進阿壩東興、下孟、綿陽桑棗、德陽南豐等一大批輸變電工程的建設,盡最大努力滿足阿壩、綿陽、德陽、成都和雅安等災區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和重建用電需求。同時,公司重建和新建水電送出通道工程13個,保障了紫坪鋪、映秀灣等約255萬千瓦因災受阻水電和獅子坪、柳坪等近100萬千瓦新增水電送出。與此同時,為滿足災區50個災後重建工業園區和803個城鎮的用電需求。四川省電力公司對災後重建的供電服務工作統一策劃、規範行為,將災後重建的各類用電需求納入綠色通道,為政府及企事業單位和災區人民提供人性化、差異化服務。

  救災就是救民,重建就是為民。在相關政策未出臺的情況下,該公司出資2.6億元積極實施安置房供電工程,確保“建成一戶,通電一戶”,及時安排災區教育、衛生等公用事業單位的配套供電設施建設。截至2011年3月底,四川省電力公司共完成了城鎮住房災後重建及維修加固住房“一戶一表建設”,約19.63萬戶,為災區40個公共事業單位全額出資實施了配套供電設施建設。其中新標準、新技術、新工藝的採用,使災區電網水準大大提高。

  願景:智慧電網引領災區電網重生

  災後重建,既是一場破繭成蝶的重生歷程,更是一次脫胎換骨的發展洗禮。受損電力設施的加快重建和提升發展,既是災後重建的重要任務,也是保障災後重建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

  發展起跳,電力須先行。地震災區大多處於偏遠山區,電力設施本身就比較薄弱,地震又造成了更加嚴重的破壞。抓住機遇推進電力設施恢復重建,一批關係長遠的重大項目相繼開工建設,整個災區電力設施建設大大改善。

  以特高壓為骨幹的堅強智慧電網建設全面提速。2010年9月29日,全國首座縣級110千伏智慧變電站在災後的北川新縣城建成投運,使北川新縣城的供電能力、智慧化水準達到全國領先。震後的四川,持續不斷向外界傳遞出“加快發展”的強烈信號。四川省電力公司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把加快跨區聯網、提高四川電網供電能力作為服務“兩個加快”大局的中心工作,全力爭取、全力推進工程建設。德陽至寶雞±5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向家壩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示範工程相繼建成投運。四川電網進入跨大區、特高壓交直流聯網運作的新階段。實現了由局部電網到綜合樞紐電網的跨越,成為全國電力資源優化配置的重要平臺。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四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更是“加快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打造西部經濟發展高地”的攻堅期。四川省電力公司將加快建設以特高壓為骨幹的堅強智慧電網,建設成為“東接三華(華中、華東、華北)、西納新藏(新疆、西藏)、北聯西北”的電力交換大樞紐。全面建成“大電網、大樞紐、大平臺”和“西部電力發展高地”。

  “十二五”期間,四川省電力公司將繼續保持高強度、大規模投資,計劃總投資超過1000億元,建成110千伏及以上變電站432座,投產110千伏及以上線路24107千米,變電容量10795萬千伏安,在現有基礎上“再造一個四川電網”。到2015年年末,500千伏變電站達到54座、線路超過1.6萬千米,成為全國最大的省級電網之一。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四川省電力公司全體幹部員工,銘記省委省政府和國家電網公司的深切關懷,感謝網省公司兄弟單位的鼎力相助。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堅強奮進。經過災後三年的艱苦努力,災區電網重建進展快、變化大、效果好。災區電網實現了由臨時恢復向發展升級質的飛躍。在省委省政府、國家電網公司的堅強領導下,四川省電力公司將為四川省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四川電網的明天也一定會更加美好!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編輯:芮益芳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