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氣候研討會在南京資訊工程大學召開。50余名氣候專家圍繞“極端氣候和水文災害管理:科學預報和應急預警”主題,交流研討全球極端氣候和水文災害的應對方法,探索未來的研究方向,以促進地區間的科技合作,增強災害應急預警、恢復和管理能力。
此次研討會旨在探討氣候、水和災害管理間的關係。會議分析當前氣候模式的可預測性、局限性和不確定性,著力彌合氣候資料提供者和水源管理者之間的隔閡。分組會議著重探討了洪水和颱風、乾旱和水源安全、水質和水媒傳染病等課題,並就目前極端氣候的前沿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還開展了關於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迴圈建模的結構化培訓,以幫助那些來自發展中經濟體的科學家提高評估水文風險和防災減災的能力。
世界銀行減災與恢復全球基金高級顧問大衛·羅傑斯博士認為,災害對人類的影響要比災害本身更為重要,因此僅僅提供良好的災害預報或預警是不夠的,人們更需要能夠確保生命財產安全的實用資訊。而目前對水文氣象災害的災後影響缺乏評估,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人員傷亡和社會經濟損失的增加。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巢清塵表示,提供基於影響的預報正是我國努力實現的目標之一。目前我國正在對全國範圍內的2000多條中小河流域進行災害普查,蒐集包括氣象、經濟、基礎設施、人口發展等方面的資料,確定相應的閾值,結合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給出基於影響的預報。“這種預報使決策者和公眾能夠更準確地了解氣象事件對當地可能造成的災害影響程度,從而制定相應的防禦措施,在傳統預報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針對性更強。”
會議還邀請了來自APEC各經濟體氣象和水文服務部門、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和非政府組織的專家參會。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氣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