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百戰歸來心地寬 永州抗戰老兵周偉的故事

2015年06月16日 14:38:00 來源:湖南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湖南日報記者 劉躍兵 通訊員 唐東生 張海波

  “我是共產黨員,要聽黨的話。黨讓我到哪我就到哪,我不能給黨和國家增加負擔。”6月15日,永州市冷水灘區普利橋鎮應塘村年近百歲的周偉平靜地對記者說。

  這位清瘦、樸實的老人,有著傳奇般的人生經歷:22歲參加淞滬會戰,之後在蘇浙一帶抗戰8年。遼沈戰場上起義,先後參加遼沈戰役、平津戰役,隨部隊一直打到海南島。後來入朝鮮作戰。回國後,響應黨的號召紮根農村。

  熱血青年8年抗戰

  周偉1915年農曆九月廿八齣生,原名周維,兄弟姊妹5人。家境貧寒,周偉只讀了一年私塾。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周偉獨自走了60多公里山路,瞞著父母到零陵縣報名應徵入伍(當時,冷水灘是零陵縣下轄的一個鄉鎮)。

  父母捨不得他上戰場。周偉懇切地對父母說:“現在,全國人民‘有錢的出錢,沒錢的出力’,積極參加抗戰,爹、娘,你們就讓我為抗戰出一份力吧。”

  1937年9月,周偉從長沙補充團編入國民革命軍第28軍62師185旅369團二營4連,赴上海參加淞滬會戰。

  “最激烈的戰鬥,是我們在上海外灘阻擊日軍的進攻。敵人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我們數次發起衝鋒,我們沉著應戰,打退了敵人一次次進攻。後來,我們拼上了刺刀。我趁衝上來的一個日本兵立足未穩,眼明手快緊握步槍向前一挺,把敵人刺倒。這時,我的身後傳來一股冷風,有敵人偷襲,我迅速側身,敵人撲了個空,向前趔趄。我趁機把敵人刺倒在地。”周偉接著說:“陣地上到處都是戰友的屍體,但我們成功守住了陣地。營長、接任營長,都在作戰中犧牲。”

  淞滬會戰結束,周偉隨部隊在浙江、江蘇等地參加第三戰區抗日保衛戰。因為作戰勇敢,軍事素質過硬,周偉升任排長。後來,他在新成立的炮兵團任指揮班班長。他高興地告訴記者:“我們還與新四軍合作在江蘇打過日軍。新四軍擅長打夜戰,打起仗來不怕死,好樣的!”

  起義後征戰南北,入朝作戰顯軍人本色

  1948年9月,遼沈戰役打響。

  “因不滿國民黨發起內戰,中國人打中國人。我在瀋陽戰場帶領全班戰士起義,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40軍118師炮兵營。師長鄧岳;營長60多歲,大家都叫他魏老頭。”周偉回憶說,“從此,我的人生翻開了新的一頁。”

  周偉起義前是軍官,118師首長要他留任。周偉提出申請:“人民解放軍是為人民服務的,我不是為了當官,我只想在部隊服好務,我要當瞄準手。”首長批准了他的請求。

  遼沈戰役結束,周偉隨部隊轉戰平津戰場。雖然已過去60多年,但周偉仍記憶猶新:“部隊傳達了上級的指示:北京是千年古都,文物古跡眾多,要爭取和平解放。”1949年2月3日,周偉所在部隊參加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儀式,當天仍舊出城駐紮。

  不久,40軍揮師南下,征戰湘贛、廣西,解放海南島。周偉在部隊多次受到表揚,並立功,他至今還保留著一本“三等功”《立功證》。1949年,周偉加入中國共產黨。

  當部隊在與冷水灘交界的祁陽縣短暫停留時,營長得知周偉的家離駐地不到5公里,主動提出讓他回家看看。周偉不肯,說:“我現在不回,我要等到解放全中國再回家。”

  解放海南島後,周偉入朝鮮作戰。周偉清楚地記得:“我們1950年10月19日入朝作戰,在大德山一帶連打幾個勝仗。1953年8月回國。”在一次戰鬥中,周偉被敵機扔下的炸彈碎片擊中左胸,昏迷了兩天兩夜。身體剛恢復又上戰場。

  聽黨的話,紮根農村不言悔

  1954年,周偉主動向部隊提出轉業到地方,參加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建設,獲得批准。他和另外3名戰友參加完3個月的復員培訓,回到零陵縣。3名戰友都留在了零陵縣工作。周偉說:“部隊首長教育我們,我國的農業落後,希望我們今後回到農村工作。我是黨員,所以我義無反顧地回到農村。並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周偉,紀念我參加偉大的社會主義建設。”

  周偉回村後,任勞任怨,從不給組織提要求。今年86歲的村民周芳娥說:“困難時期,不少村民勸周偉:你上過戰場,年紀又大了,找組織上解決點困難吧。他總是一口回絕,扭頭就走。”村支書周老九告訴記者:“直到現在,有時我們逗周老說,老革命,上面有錢下來了,您老去爭取點啊。他準沒給我們好臉色看。要是問起他打仗的事,他眉飛色舞,講起來滔滔不絕。”

  由於家庭條件不好,女兒周小金小學沒畢業,兒子周建林小學畢業後沒上初中,就下地幹活了。兩人從沒埋怨過父親,他們說:“我們從大家對父親的敬重中,感到父親做得對。”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湖南日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