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2015年06月29日 13:13:00 來源:紅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抗戰受降紀念坊,被稱為“中國凱旋門”。)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的勝利。)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受降紀念館。)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中國戰區受降典禮會場舊址。)

【湖南抗戰名城巡禮】兩岸媒體探訪芷江受降園(圖)

  (芷江受降園風光。)

  紅網懷化6月28日訊(時刻新聞記者 李長宏 陳美淇 攝影報道)“湖南抗戰名城巡禮”聯合採訪活動經過連續5天的緊張行程,兩岸媒體于6月27日下午抵達此行的最後一站,也是抗日戰爭的終結地——芷江,探訪了標誌著中國反法西斯戰爭取得最後勝利的芷江受降園。

  聯合採訪團的車隊剛一進入芷江境內,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高速公路旁一個巨型廣告牌上的標語:芷江,一個讓中國人揚眉吐氣的地方。

  1945年8月21日,中國戰區接受日軍洽降會議在芷江舉行。侵華日軍副總參謀長今井武夫在芷江與中國代表經過近52小時商談,確定了侵華日軍向中國軍民投降的所有事宜,交出了日軍在華兵力分佈圖,並在投降注意事項備忘錄上簽字。自此,芷江作為日本向中國乞降地而名揚於世。也標誌著經過八年的浴血奮戰,中國人民終於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終勝利。

  1946年,國民政府在受降地點芷江七里橋修建“芷江洽降紀念坊”,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二戰勝利紀念標誌建築——被稱為“中國凱旋門”。紀念坊以白石砌成,四柱三門,造型像一個“血”字。坊上嵌刻有蔣中正、李宗仁、何應欽、白崇禧、于右任、孫科等軍政要人的題詞和《芷江受降坊記》206字銘文。坊上銘文的文采、對仗、用典有著耐人尋味的賞析價值。

  以紀念坊為核心打造的受降園內另兩個重要景點分別是受降舊址和抗戰勝利紀念館。受降舊址由受降會場、中國陸軍總司令部、何應欽辦公室等三棟木結構平房組成。室內陳列的桌椅、沙發等均屬原物。抗戰勝利紀念館則是1995年為紀念抗戰勝利五十週年而修建,館內設有三個大型展廳,分別為“八年抗戰”、“中國受降”和“毋忘歷史”。館內展出大量二戰文物、照片、圖表、電文、兵器等珍貴文物,被譽為“抗日曆史博物館”。

  據館內工作人員介紹,之所以選擇芷江作為抗戰勝利的首個受降地,與芷江乃至湖南在抗日戰爭中的關鍵作用密切相關。芷江作為“前線中的後方,後方中的前線”,拱衛著陪都重慶,擁有盟軍在遠東地區的第二大機場;湘西會戰(日方稱之為芷江作戰)也讓日軍遭受了侵華戰爭中的最大失利,是整個抗戰的戰略轉捩點。同時在抗戰相持階段,湖南全省牽制了日軍侵華總兵力的三分之一以上,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也集中在湖南抵抗。因此時任湖南省政府主席、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上將曾說:湖南省戰時對國家貢獻居全國之冠!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不怕死、耐得煩的秉性也讓日本侵略者見識到了中華民族面臨危亡時的剛強與血性、堅韌與擔當。這也正是抗日戰爭相持在湖南、反攻在湖南、勝利在湖南的根本原因!

  由湖南省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主辦的“湖南抗戰名城巡禮”暨第十二屆兩岸媒體來湘聯合採訪活動在5天的時間內,先後奔赴長沙、益陽、常德、衡陽、懷化等地,探訪了抗戰期間在湖南展開的幾次重要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舊址,深刻地認識到湖南在整個抗日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了解了湖南人民為抗戰勝利付出的巨大犧牲和做出的重要貢獻。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紅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