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後一絲彩煙淡去、最後一隻鴿子飛遠、最後一個氣球逸出人們的視線,在天安門廣場,數萬人仍熱切地凝視著天空,激動興奮難以自抑。萬里碧空,寫滿了勝利的榮耀。
2015年9月3日,北京,勝利日大閱兵,這是中華民族對於抗戰勝利的宏大紀念。沉積了70年的情感,呈現于歡呼與沉思、追思與展望、自豪與警醒、緬懷與銘記之間。
時光流逝,天地巨變。從盧溝橋到天安門,時空之間,啟示無窮。
中國人如此真切地擁抱歷史,又如此自信地憧憬未來。
這是屬於中國的偉大勝利
歷史,並非都是宏大敘事,也充滿了個體的溫度。
3日上午,84歲的張國南端坐于天安門西觀禮臺,認真觀看閱兵。與眾不同的是,她抱著父母的照片,一張鑲在鏡框中的黑白合影。她已白髮蒼蒼,但照片中的父母,風華正茂。她的父親名叫李公樸,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領導人,抗戰期間曾四上華北抗戰前線、二訪延安,堅信晉察冀根據地是將來新中國的雛形,為此寫了大量文章,給國人以巨大鼓舞。張國南隨母親張曼筠姓,她生於1931年9月18日,正是慘痛的“九一八”爆發日,“國南”為“國難”諧音。
“我一齣生,就寄託著父母對於國家民族命運的憂慮與思考。今天,是一個偉大的日子,我要讓父母到現場看一看。”張國南撫摩著父母的照片,莊重地說。
同一時間,天安門西南十五公里的盧溝橋畔,來自吉林長春的左曉潔走進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她的爺爺1938年死於日軍731部隊的細菌戰,她很早就有個心願,想親眼到北京來看看抗戰館,尋找當年跟爺爺有關的一切,“我是特意選今天來北京參觀抗戰館的,就是為了圓一個心願。”
她一下火車,來不及放下行李,就直奔盧溝橋。剛出北京站,恰好看到排成“70”字樣的飛機從空中飛過,“那一瞬間,我眼淚流下來了”。她趕緊掏出相機,連續拍攝,不想錯過任何一個鏡頭,留下珍貴的紀念--為自己,也為了自己的家族。
1937年,盧溝橋畔,“七七事變”爆發,由此開啟了艱苦卓絕的八年全民族抗戰,中國以逾3500萬軍民死傷的慘重代價,贏得了最後的勝利,無數中國家庭,都有刻骨銘心的抗戰記憶。
“這次觀禮,我期盼已久。”今年87歲的北京軍區原司令員王成斌激動地說。清晨七點半,他就來到天安門華表西側臨時觀禮臺,靜靜等待。王成斌1944年參加八路軍,至今難忘戰爭的殘酷與中國人民的不屈,“那時有時一天就要跟日軍戰鬥幾次,我們是小米加步槍,非常艱苦,但靠著我們中華民族不屈的精神和頑強的意志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落後,就要挨打,這句話一定不能忘記!”黨的十八大代表、北京市公園管理中心職工朱利君在觀禮臺上,看著鐵甲戰車滾滾而過時,由衷感慨。他說,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不屈的抗爭史,抗戰勝利對中華民族的偉大意義,在對時間的咀嚼中,會有深刻體會。
這是中國人最好的歷史教育
勝利日大閱兵,是一堂深刻的歷史教育課。
天安門,3日淩晨5點,身著藍色志願服的大學生們已經全部就位。清華大學學生志願者劉昉說,在戰士嘹亮的歌聲中,在戰車隆隆而過時,志願者們切身感受著祖國的強大。
當天,首都高校的年輕學子們,都聚在一起收看閱兵直播。清華大學學生畢瀅看到老兵方隊中的老人顫抖著手敬禮致意時,內心感動,不能自抑:“我由衷為祖國的強大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種震撼和衝擊是我以往在書中無法體會到的!”
他告訴記者:“這抗戰的勝利是我們的祖輩通過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正是有了祖輩的犧牲,我們才得以不用生活在戰火紛飛的年代。”
在美國留學的王睿為了看大閱兵,特意推遲了赴美時間。他家住盧溝橋附近,每次路過盧溝橋,都能想到抗戰的艱難、和平的不易,“但是沒有任何一次像今天這樣感受強烈,沒有任何一次能感受到‘盧溝橋’三個字這麼特殊!”
勝利日大閱兵,是對歷史的由衷致敬,對先烈的真誠緬懷!
盧溝橋畔,來自吉林的“80後”潘娜留戀于這古老石橋的滄桑與厚重。她說,自己特地挑選閱兵這一天來盧溝橋參觀,“中國有今天,真是來之不易,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這段歷史,知道歷史,才會更珍惜今天。”
為了保留民族的記憶,很多人都在努力。上海快鹿集團董事局主席施建祥坐在天安門東觀禮臺上感嘆說:“在天安門廣場用閱兵的方式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實際上是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施建祥作為一位電影投資人,目前正斥鉅資投拍3D抗戰電影《大轟炸》,重現當年日寇對重慶進行為期5年的戰略轟炸史實,“我希望用影視藝術的形式,來銘記民族的苦難,讓年輕人體會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3日早上,中國人民大學進行了一次特殊展覽:抗戰家書展,用18塊展板,圖文並茂展出40封抗戰家書和40張老照片,精選了左權、吉鴻昌、張自忠、謝晉元等知名將領的家書,盡顯家國情懷,盪氣迴腸。
“我們希望通過家書的形式,讓更多師生了解那段歷史,不僅看到中國人民抗戰期間的深重苦難,還能感受中國軍人在民族危亡之際所表現出的氣魄、氣節和血性。抗戰的核心是愛國,回顧歷史的目的就是要從中汲取精神和力量。”中國人民大學家書文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丁說,“結合閱兵讀穿越歷史烽火的家書,能更好地回顧歷史、親近歷史。”
這是指引前行的精神財富
歷史無言,精神不朽。無論是盧溝橋,還是天安門,雖然沉默不語,卻深深鐫刻著歷史的痕跡,散發著穿越時空的精神魅力。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真正的強大,不是物質的豐富,而是精神的強健。”作為基層優秀共產黨員代表觀禮閱兵的劉真茂如是感慨,這位退伍軍人來自湖南,因三十餘年守護大山感動無數人。
他說,抗戰勝利來之不易,抗戰精神是我們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現在中國已經不再是當年的中國了,但我們始終要記住:一個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都需要正能量,都要樹立這樣的信心:邪不壓正!”同樣坐在觀禮臺上、生於1981年的十八大代表朱利君也有同樣觀點:“武器裝備很重要,但人的精神狀態更重要,正是偉大的抗戰精神,讓中華民族贏得了抗日戰爭,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
勝利日大閱兵,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一個新的起點,復興之路艱難漫長,此次閱兵,既是回顧歷史,更是展示國家的力量和自信,展示國民的團結和自信。在復興之路上,中國人民仍然需要偉大的抗戰精神:愛國情懷、民族氣節、英雄氣概、必勝信念。
在盧溝橋,年過八旬的陳志達不住地向記者重復這句話:“如果你沒有體會過不安寧,你不會明白安寧多可貴。”這位經歷過戰亂年代的老人說,中國必須強大,這樣才能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因為“和平是保衛來的,而不是乞求來的。”
在天安門,作為首都六千交警優秀代表參加閱兵觀禮的孟昆玉說:“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年輕一代,要用自己的身體力行,把抗戰精神發揚光大。”(記者陳新洲 任衛東 肖春飛 岳瑞芳 魏夢佳 孔祥鑫 李亞紅 張漫子 孫琪 梁天韻)
[ 責任編輯:尹賽楠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尹賽楠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