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中國—拉共體論壇(中拉論壇)部長級會議將於8日至9日在北京召開,隔洋相望的中國和拉美將迎來雙方關係發展的新起點、新平臺和新機遇。此間專家認為,這一嶄新而全面的合作機制將成為中國和拉美對接的“粘合劑”,也將為南南合作進程注入新的活力。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美所所長吳白乙7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中國和拉共體33個成員國有望在中拉論壇上確定共同的願景和工作機制並達成一些共識,這將是歷史性的突破,“明天開幕的會議就像蓋高樓大廈之前的三通一平,這一步非常重要”。
進入新世紀以來,中拉關係發展駛入快車道,當前面臨共同的發展任務和目標。中拉雙方都期待中拉論壇能成為中拉整體合作一個新的支點並開創深入務實合作的新格局,使得雙方關係能實現跨越式和可持續發展。
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胡必亮日前接受記者專訪時用“大勢所趨”和“民心所向”,來概括中拉整體合作的必要性。目前中拉經濟形勢都到了關鍵時期。拉美10年繁榮後出現低迷,不少國家衰退,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並都面臨轉型升級等方面的挑戰,因此需要雙方協商和一致行動。
他解釋說,當前的世界格局正在發生急劇而深刻的變化,中國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對世界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中拉整體合作不僅對中拉雙邊大有裨益,也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向著積極方向好轉,而且中拉雙方人民能從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來京出席中拉論壇的聯合國拉美經委會執行秘書阿莉西亞·巴爾塞納對記者說,即將舉行的中拉論壇會議恰逢其時,將為中拉關係“開啟新的篇章”,為中國和拉美的相互靠近和深度契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啟示。
她表示,拉美地區的發展模式和理念存有差異,中拉論壇不僅促進了拉美各國同中國的合作,也促進了拉美內部的整體協商,有助提升拉美和加勒比地區的一體化程度。
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中拉經貿關係實現了從量到質的飛躍,中拉經濟引力日益增強,經濟關聯度提升,尤其體現在極強的互補性上,雙方在農業、能源、科技、製造業、資訊產業等方面都可以進行深入對接,並因此帶動相互間貿易、投資、金融的進一步發展。
此間專家分析說,得益於習近平主席提出的“1+3+6合作新框架”,中拉之間的互補性要從簡單的貿易轉向深入而廣泛的產業對接,要從資源能源等傳統領域向製造業、基礎設施、高新技術和服務業等方面拓展;還需構築金融合作的橋梁,使得貿易、投資和金融這三大引擎實現良性互動,並促進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戰略佈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