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以來,以生態旅遊為突破口,林芝旅遊業迎來開門紅。1至3月份林芝地區接待國內外遊客7萬餘人次,同比增長14%,旅遊收入3600余萬元,同比增長20%。
資料圖片:圖為旅遊景點的服務人員向遊客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文藝節目。圖片來源:《西藏日報》
林芝是西藏自治區海拔最低、氣候最溫暖濕潤、生態環境最好、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平均海拔3100米,年均氣溫12℃,空氣含氧量80%,森林覆蓋率46%,有西藏氧吧之美譽。處於西藏旅遊橋頭堡的林芝地區,更是依託生態資源豐富的優勢,按照“保護優先、合理開發、永續利用”的原則,實施了六大戰略,大力發展當地生態旅遊。
堅持政府主導發展戰略
林芝地委、行署通過縱橫比較、優勢分析,將旅遊業確定為全地區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予以重點培育、優先發展,先後下發了一系列支援旅遊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堅持在組織動員、規劃制定、統籌協調、規範引導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每年由政府操作,舉辦大型旅遊節慶,在主要客源地舉辦一系列旅遊推介會,組團參加區內外主要旅遊交易會,積極宣傳行銷工作,促進旅遊資源的轉化升級。
堅持生態優先保護戰略
林芝地委、行署堅持把生態文明作為衡量經濟發展的主要標準,變以砍山伐木為主的木頭經濟為以環境保護為主的生態經濟,制定出臺了《關於建設西藏經濟強地的決定》和《關於建設生態大地區的決定》兩大綱領性文件。做到凡是不利於環境保護的、不利於生態平衡的、不利於可持續發展的項目和工程,無論前景有多廣、效益有多大、影響有多遠,都一律不準開工建設;做到無論是何種資源開發,都必須規劃先行、保護同步、開發有序。同時,結合建設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和退耕還草工程,以森林公園和自然保護區等生態旅遊項目為主要載體,以森林觀光、避暑、度假、野生動植物觀賞、生物考察、科學研究和教育培訓、環境保護等為主要內容,大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堅持市場投資多元戰略
林芝地區把招商、安商、扶商、富商作為一項基礎工作予以狠抓落實,著力推進投資主體的多元化,鼓勵、支援和引導多种經濟成分特別是民營資本參與旅遊業的發展。本著“要引就引有實力、善經營、懂管理、重生態的企業”的共識,先後引進了西藏旅遊股份有限公司、西藏雅魯藏布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等14家區內外旅遊開發企業參與林芝旅遊建設。從企業的開發理念、經營效益、環境保護等方面入手,建立了企業無績效推出機制,強行規定企業在旅遊開發建設中不按規定建設的、破壞生態環境的、不注重社區發展的,必須無條件退出旅遊開發。目前,引進企業在政府的科學指導和有力監管下,已累計投入資金10多億元,極大促進了林芝地區旅遊資源的開發和保護,加速了生態旅遊大地區的建設進程。
資料圖片:西藏林芝魯朗鎮的巴桑阿媽牽著自家的馬帶領遊客觀光(2007年10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格桑達瓦 攝
堅持旅遊開發精品戰略
林芝地區圍繞建設全國旅遊目的地的目標,突出雅魯藏布大峽谷這一世界品牌,著力建設巴松錯、魯朗林海、米堆冰川、易貢國家地質公園等一批主打旅遊景區,打造知名湖泊、知名森林、知名冰川、知名峽谷等複合型生態景觀。目前,通過政府主導、市場運作、企業參與的方式,已成功開發出旅遊景區點15個,在建和待建旅遊景區點24個。全地區初步形成了以林芝縣為主的休閒娛樂旅遊區和民俗文化旅遊區,以工布江達縣為主的湖泊古跡旅遊區,以朗縣為主的歷史遺存旅遊區、以察隅、墨脫為主的熱帶雨林旅遊區。
堅持基礎設施攻堅戰略
林芝地區整合各方面資金,以規劃為龍頭,以機場線、藏東南環線、川藏線等主要線路改造升級為重點,在交通路網規劃、項目建設、資金安排上對旅遊項目實行了重點傾斜。加快重點景區的交通、通訊、能源、垃圾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全面對旅遊景區的道路、景觀臺、停車場、旅遊廁所等基礎設施和旅遊城鎮的公共服務設施進行了集中建設。先後爭取國家投資30多億元,籌措社會資金4億多元,對318國道、306省道兩大交通大動脈進行了油路改造,整治了10多條旅遊專線公路,開通了西藏首條水上旅遊線路,初步形成了以水路空並進的交通格局,為旅遊業的發展鋪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康莊大道。
資料圖片:2007年9月15日,西藏林芝地區的一名藏族農民在推銷旅遊產品。 新華社記者 普布扎西 攝
堅持旅遊興邊富民戰略
生態旅遊最大的特點就是帶動社區的發展,為當地群眾廣栽“搖錢樹”,也是優化調整農牧區產業結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大工程。林芝地區採取以每戶財政平均補貼1.5萬元的方式,大力實施農牧區農房改造工程,扶持鼓勵有條件的農牧民依附景區,從事“藏家樂”經營,增加群眾收入;採取減免稅收、貼息貸款的方式,引導扶持農牧民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從事旅遊運輸、旅遊餐飲、租賃馬匹、服飾等旅遊服務活動;採取興文化促發展的措施,以農牧民群眾為主體,以繼承和發揚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為目的,大力挖掘民俗文化,興建民俗文化旅遊村,提升旅遊文化內涵,推進鄉村旅遊整體發展。截至2008年底,林芝地區旅遊業直接從業人員超過5400人,帶動社會就業1.3萬餘人。直接參與旅遊服務的農牧民531戶,每人平均收入4355元。以“藏家樂”為主要形式的農牧區生態旅遊,已經成為林芝地區生態旅遊發展的新亮點。(叢麗娜 馬疆虎)
評論:西藏旅遊進入“暖春”
“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經歷了去年“3·14”事件後的短暫“缺氧”反應,西藏旅遊業恢復發展的春天已經來臨,隨著一批又一批國內外遊客紛至遝來,雪域高原美景揭去它神秘的面紗,自信地展現在世人的面前。西藏旅遊業迎來的這場“暖春”,為西藏旅遊業的恢復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資料圖片:4月5日,德國旅行團一行在拉薩布達拉宮前合影。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西藏的旅遊業之所以恢復得如此之好,得益於自治區旅遊主管部門開展的旅遊監管、導遊培訓和旅遊環境的改善及精品旅遊路線設計推出等綜合因素。首先,旅遊服務日益規範。初春的三月,筆者和朋友參加了一次印象深刻的林芝之旅,和我們同行的是兩位來自上海的遊客。因為參團人太少,我們以為此次林芝之旅將就此泡湯。但接團的旅行社沒有因為遊客少而取消行程,我們四個遊客、一個導遊、一名司機按時出發了,愉快地完成了旅行。在旅行過程中,旅行社在餐飲服務、住宿接待、景點安排等方面一點也沒有打折,服務態度和服務品質都非常讓人滿意。這說明我們的旅行社也逐步意識到了誠信服務的重要性。近年來,旅遊業作為窗口服務行業,在大力提高服務能力和水準上下大力氣,做了實實在在的工作。廣大旅遊從業者微笑多了一點、服務好了一點、嘴巴甜了一點、效率高了一點,用他們的優質服務展現了西藏人民的良好形象,為做大做強特色旅遊業做出了積極貢獻。自治區旅遊相關部門組織的對導遊的崗前培訓、外國語培訓和西藏相關歷史知識培訓,有力地提高了導遊的服務能力和水準。
旅遊環境更加改善。近年來,圍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這個突破口,拉薩掀起了一場全民參與的爭做文明市民,爭創文明城市的創建活動。各地區旅遊景點也都在爭創文明旅遊景點上下功夫,越來越多的旅遊景點環境不斷改善,為來自遠方的朋友們展示最具特點的特色旅遊項目。2009年,西藏將以“中國生態旅遊年”為契機,大力拓展國內旅遊市場,擴大發展空間。在西藏旅遊國內主要客源地、青藏鐵路列車內地始發站等地區,旅遊部門將加大促銷力度,推出適合國內遊客旅遊的精品旅遊線路。
神奇美麗的西藏雄居世界屋脊,神奇壯美的雪域吸引全球目光。“我區發展旅遊產業條件得天獨厚、前景無限光明、意義非常重大。”相信這句話必定會成為對全區旅遊行業從業者的號召,促使大家迎難而上,共同促進西藏這個“朝陽產業”朝著更加光明的前途邁去。(木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