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獎得主:中國創新僅靠創業家是不夠的

2015-07-09 10:54:00    來源:中國青年網    

  “中國創新的潛力是巨大的,而且中國已經實現了大量的創新,我們的問題是怎樣進一步釋放中國巨大的創新潛力。”在近日舉辦的“創新時代與大繁榮——開啟工業4.0企業戰略轉型升級之路”管理論壇上,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對中國走創新之路的內生動力及前進路徑進行了深入分析和解讀。

 

  美國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教授。圖片來自於網路。

  創新創業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工作,在埃德蒙·費爾普斯看來,熱衷創新創業的人大概可以分為幾種類型:有人認為探索未知是一件很吸引人的事情,很多人樂在其中,很享受成功帶來的愉悅;有人喜歡參與到創造新產品或者開發新項目的過程中,充分享受發現的過程,認為其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有人願意傾其所有“放手一搏”,因為在眾多的失敗風險之中,也存在著萬一成功附帶的名譽、地位和財富。

  埃德蒙·費爾普斯同時指出,一個普遍共識是,創新的過程充滿了大量的未知性,失敗的概率是非常高的。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質疑,只有創新產品滿足了人們實實在在的需求,被人們所需要,才是值得進行的嘗試。“但是如果提前就知道一定會成功或者失敗,這就不是創新了。因為創新本身就是未知的,也正是未知才能被叫做創新。”埃德蒙·費爾普斯表達了不同意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不進行任何考察和衡量的盲目創新。“未知會督促我們對創新產品的市場需求以及被接納的可能性進行一個判斷和評估。”

  而在當今中國,對創新創業的呼喚則顯得更為迫切。埃德蒙·費爾普斯分析,中國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從海外,尤其是美國進行技術轉移,以美國先進的生產方法促進了本國生產率的提升。“但是美國近些年的創新速度是放慢的,所以中國的大眾創新應該是自有創新,僅僅依靠大量的創業家是不夠的,主要動力應來自於企業,而且也不應僅僅來自於幾個高科技的企業。”

  埃德蒙·費爾普斯最後提醒,創新還需要社會給予一個容忍度或者空間,如果社會不願意忍受創新所帶來的顛覆的話,創新就沒有了空間。如果對新創企業抱有歧視態度,那麼創新就不可能發生。(記者 周小璐)

編輯:陳文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