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1 07:49:00 來源:新京報
陳德銘 全國政協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新京報記者 趙亢 攝
去年11月,“習馬會”實現了自1949年以來兩岸領導人的首次會面。今年又值臺灣的政黨輪替年,執政力量將發生變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文教、科技等領域交流,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年交流。
兩岸關係始終是熱詞。
作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到今年4月,陳德銘任職便已整整三年。
談及工作,陳德銘表示,與過去在公權力部門工作不同,海協會是一個授權的群眾組織,新的職務對他而言是“全新的學習機會”。
談兩岸關係
“交往在九二共識下進行”
新京報:近期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上海團審議的時候,再次闡明瞭兩岸關係。你覺得講話釋放出哪些信號?
陳德銘:習近平總書記5日所發表的涉臺講話,清晰闡明瞭大陸方面的底線,進一步強調了一貫的、明確的立場,在此關鍵時期,很有必要。講話表達了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切和希望,並深信從長遠觀點出發,兩岸關係還會繼續發展,兩岸人民定能夠很好地深化合作。
新京報:習馬會之後,兩岸關係有何變化?
陳德銘:習馬會是很了不起的。經過60多年,兩岸領導人終於走到一起。習主席把我們的基本對臺原則底線、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和願望都說得很透徹了。這對我們的工作是極大的支援。今年雖然是臺灣的政黨輪替年,執政力量變化,我們對臺的基本方針政策是不會變的。
新京報:今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將發生變更,大陸方面的政策會不會變化?
陳德銘: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講話的重點在於,不管島內各方政治力量過去主張過什麼,關鍵是兩岸關係的現在和未來要在“九二共識”之下和平發展。大陸方面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和鮮明的,不因島內選舉或更換執政黨而改變。島內各方政治力量都清楚。如何同我們呼應,這是他們應該慎重考慮的事情。
至於未來臺灣政黨輪替,當然要看對方的態度如何。希望能夠在一中的共識下繼續服務於兩岸的同胞。
談創新創業
“我從小就是創客”
新京報:對臺灣的風土人情有什麼感受?
陳德銘:臺灣和我們是同宗同族同文化,我感到很親切。語言、文化都沒有隔閡。我去年重點看了臺灣的養生養老事業和創客事業。我覺得我們相互之間的合作和互補很有基礎和餘地。
新京報:能舉個例子嗎?
陳德銘:比如,臺灣比我們早十年進入老齡化社會。在發展養老事業方面,臺灣做得比我們要早。臺灣最近也準備在這方面和北京合作,比如郭臺銘的富士康集團最近和北京一個集團就簽署了老年照護事業合作協議。
新京報:臺灣創客方面呢?
陳德銘:臺灣的青年創客有自己的特色,比如開放性,他們對於社區是開放的,任何社區的人都可以在特定時間去參與自己愛好的項目。
臺灣的青年創客和美國的一些網際網路公司合作,在網上是互通互聯的。同時,也和大陸的深圳、上海保持著溝通。我最近看了北京的一些活動中心,我想這方面也是可以有很多合作的。
新京報:你如何理解創客精神?
陳德銘:我從小就是創客。但那個時候不叫創客,叫搞電子、無線電、航模。現在的創客,青年人是主力,他們最有思想,最不受拘束。他們是創客本質精神的代表,把數字化和市場結合起來。
但是根據國際的傳統做法,中年人和老年人中的創客也很重要。中年人在有一定資金和長期工作積累以後,創業成功率比較高。老年人會有資金積累,也會從自己的愛好出發。所以老中青結合的,以青年為主的創業結構更適合我們的國情。不單單是創造產品佔領市場,更重要的是用這個方法普及科普知識,讓孩子在更小的時候就有自己的動手能力。
新京報:兩岸青年創客交流的情況怎樣?
陳德銘:大陸和臺灣青年交往總體上開展得不錯,希望範圍更大一些,交流更深一些。先是交流,再是互訪,然後一起工作,共同創業。自從在深圳建立首個兩岸青年創業園區以來,類似的園區已在各地建立了30多個。臺灣青年來到大陸共同創業,有的是在讀的,有的已經畢業;有的是成群結隊的,有的隻身來闖。現在談成果還早,但起碼大家已經坐在一起進行研究了。
談經濟交流
“臺灣也有補短的問題”
新京報:你在海協會三年,有什麼工作體會?
陳德銘:海協會是一個授權的群眾組織。這和我過去在公權力部門是不同的。海協會更多需要依靠大家來做事,需要依靠服務來提高自己的作用。另外,它還授權有洽談和交流的功能。這個新職務對我而言是全新的學習機會,我也要依靠很多老同志和長期從事這方面工作的同事。
新京報:平時你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陳德銘:我會側重經濟方面的工作,比如兩岸的經濟交流,特別是產業之間互動和結構調整背景下的互補方面。這和我之前的工作比較相關。
新京報:和臺灣在經濟上有哪些合作?
陳德銘:大陸在發展經濟時,考慮了和臺灣的交流合作。“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涉及交通、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兩岸之間如果技術可行、市場經過論證有效益、政治上沒有障礙,是完全可以開展合作的。事實上臺灣也有一個補短的問題,有些方面還很迫切。
新京報:上個月,商務部部長高虎城再次敦促“兩岸服貿協議”儘早生效實施,稱倘不如此,“恐怕連晚集都趕不上了”。目前進展如何?
陳德銘:兩岸服務貿易協定已經談判完成了,但是臺灣那邊提交到“立法院”的時候遇到了一些阻力。現在我們就靜等他們的反應,如果他們不能通過,那麼這個協議就擱置。如果能通過,就能生效,給兩岸帶來福祉。
新京報:今年還會去臺灣嗎?
陳德銘:那要看形勢了。
新京報:具體說呢?
陳德銘:要看兩岸新的政治基礎能否達成一致。習主席說了這個形勢,現在的臺灣地區和我們之間的“兩會”(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交往還是正常的。至今還是一如既往,沒有受到什麼大的影響。接下來會怎樣,我們還要看看。我希望能夠有機會去臺灣。 新京報記者 李丹丹
“九二共識”
1992年10月28日至30日,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在香港商談中,就海峽兩岸事務性(公證書使用)商談中如何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問題進行討論。
臺方雖然同意兩岸公證書使用是中國內部的事務,雙方均應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並表達了謀求國家統一的願望,但在文字表述方案上,兩會很難達成一致。
在會談即將結束時,海基會代表拿出了他們的最後表述內容:“在海峽兩岸共同努力謀求國家統一的過程中,雙方雖均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對於一個中國的涵義,認知各有不同。惟鋻於兩岸民間交流日益頻繁,為保障兩岸人民權益,對於文書查證,應加以妥善解決。”還建議“用各自口頭聲明的方式錶述一個中國原則”。
香港商談結束後不久,1992年11月16日,海協會正式致函臺灣海基會表示“充分尊重並接受貴會的建議”。“現將我會擬作口頭表述的要點函告貴會:海峽兩岸都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努力謀求國家的統一。但在海峽兩岸事務性商談中,不涉及‘一個中國’的政治涵義。本此精神,對兩岸公證書使用(或其他商談事務)加以妥善解決。”海協會的函後並附上了海基會最後提供的表述方案。
12月3日,海基會回函海協會,對達成共識未表示異議。至此,關於一個中國原則表述問題的討論,以形成雙方相互接受的兩段具體表述內容為結果而告一段落。 據新華網
給“一哄而上”式創業潑點冷水2016-03-10 15:13:00
美國家長是如何教孩子創業的2016-03-10 15:11:00
亞洲創業大賽下周集美開幕2016-03-10 12:59:00
教育部副部長林蕙青與網友“面對面”談創新創業教育2016-03-10 12:55:00
幹不掉的釘釘:從哪來,往哪去?2016-03-10 1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