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解決區域內國際收支和短期流動性困難的《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正式簽約,它啟動了東盟“去美元化”程式,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重要一步。
在後危機時代,亞洲國家應儘快調整過於依賴出口的經濟發展模式,區域內各國的貨幣政策協調和資訊交流正在逐漸被亞洲各國所重視,亞洲國家已經明白,單靠倫敦和紐約的貨幣調節機制是不夠的。因而,兩項旨在與IMF脫鉤、進而“去美元化”的方案得以出臺:首先,基於雙邊貨幣互換的《清邁倡議多邊化》規模擴大至1200億美元;其次,中國和東盟、東亞各國從建立獨立運作的金融工具下手,推出亞洲債券基金,希望產生一個聯動的亞洲債券市場,在美元債券外另辟天地。
今年以來,中國已與阿根廷、印尼等國簽署了總額為6500億元人民幣的貨幣互換協議。中國日漸擴大的人民幣跨境結算和清邁倡議帶動的貨幣互換,都表現了一種“去美元化”結算傾向,兩者之間存在一種高效聯動。
中國正通過在貨幣多邊互換、債券市場等領域的多項舉措,為人民幣在東盟的區域化“清場”。中國還需要通過投資放開、關稅趨零、貨幣互換等組合動作,以東南亞為跳板,錘鍊人民幣強結算地位,為下一步人民幣的全球發展奠定基礎。人民幣國際化的好戲也許不遠了。(高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