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銀行再度“失血” 寄望企業存款有起色

2011-11-15 10:38     來源:上海證券報     編輯:李靜

  三季度銀行存款流失的問題延續到了10月。央行數據顯示,10月份人民幣存款下降2010億元,同比少增3618億元。

  此前,三季報披露的資訊顯示,三季度16家上市銀行的存款同比增速不到10%。除了工行、交行、興業、浦發和北京銀行外,其他上市銀行存款在三季度均為環比負增長。

  存款表內轉表外“遷徙”

  具體看10月份的數據,住戶存款凈下降7272億元,非金融企業存款增加860億元,財政性存款增加4190億元。

  業內普遍認為,造成存款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今年一直以來的季度初銀行存款由表外挪向表內。翻閱歷史數據,此前的1、2、3季度初,即1月份、4月份和7月份,當月新增存款均出現明顯下滑。

  國泰君安表示,分存款結構看,10月居民存款大幅下降7272億,是總存款下降的主要原因。與4、7月情況相同,居民存款的下降主要源於存款在季初重新轉為理財產品。

  瑞銀也認為,雖然銀行放貸加速,10月份銀行存款還是減少了2000億。居民存款雖然于9月份回歸銀行,但在季末監管層檢查之後,再度從銀行表內挪向表外理財產品。數據顯示,9月份居民存款增加了9891億元。

  造成居民存款反覆地在表內與表外理財產品之間騰挪的原因,從居民角度講,無外乎在負利率水準下,銀行存款對居民不具吸引力,靈活且收益較高的理財產品顯然更“吸金”。

  而從銀行角度,雖然銀監會對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進一步加強,且於今年推出了日均存貸比的概念,但是瑞銀指出,“銀行仍然遵循著將存款在表內-表外之間轉移的遊戲規則。”

  華泰聯合認為,10月存款持續下降除了表外存款擾動外,預計還有以下原因,其一預計10 月外匯佔款偏低;其二表外融資大規模發展于7 月開始受限,影響銀行體系表外融資對存款的派生;其三持續偏緊貨幣政策的累積效應降低銀行體系派生存款的能力。

  未來兩月企業存款或現起色

  對於11月份以來的存款情況,記者從某銀行廣東分行獲悉,該行從本月開始,企業存款的波動較大,但是居民存款“幾無起色”。

  實則,10月份當月企業新增存款就出現了轉好跡象。由於企業貸款顯著增長,所以即便在財政存款大幅增加4190億的情況下, 10月份企業存款也微增了860億。

  此前,存款一直被認為是制約銀行貸款的短板之一。某股份制商業銀行人士表示,該行尚有信貸額度,但是受困于存貸比指標,近兩個月的放貸數量較少。

  但是,從整個行業的角度,華泰聯合認為,存款不會制約年底前的貸款增長,且年底前存款壓力會減弱。一方面,年底前財政存款釋放數量大。財政存款主要受到財政收支影響季節性明顯,歷史來看,11 月財政存款陸續釋放,12 月財政存款開始大量釋放,近兩年都在9000 億元左右。在今年財政存款繼續快速增長背景,未來財政存款轉為企業(個人)存款的數量可能在1 萬億以上,緩解銀行貸存比壓力和基礎貨幣壓力。

  另一方面,表外融資下降最快時段過去。銀行表外融資主力是票據,久期是3-5 個月,7 月初開始監管,下降最快速時段已過去,未來對存款派生的負面影響減弱。此外,央行公開市場微調,緩解基礎貨幣壓力,改善銀行流動性預期,也有助於提升銀行體系派生存款能力。(記者 李丹丹 ○編輯 于勇)

 

延伸閱讀

訂閱新聞】 

更多專家專欄

更多金融動態

更多金融詞典

    更多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