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充斥著城區的計程車難覓蹤跡——重慶的兩萬多輛計程車中,相當大的一部分都在排隊加氣。即便這裡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氣產地,也無法對車輛加氣實行敞開供應。而在武漢、杭州、合肥等多個南方城市,這種情況都已發生。(《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19日)
其實,這股如天氣突變一樣的天然氣“荒”已經波及中原和北方城市,看看鄭州計程車排隊加氣長龍,一點也不比南方城市遜色。突如其來的天然氣“荒”,讓人覺得非常蹊蹺。
首先,來得非常突然。在過去很多年間,中國都沒有出現過如此規模的天然氣供應缺口,就是在一個月之前,也沒有聽到關於我國天然氣供應緊張的任何預測和傳言。突然冒出個天然氣供應缺口非常大,供應開始緊張,確實讓人無論從行動上還是思想上都猝不及防。
其次,天然氣“荒”恰巧發生在我國南北天氣突變、大雪大風來臨當口。2008年初南方那場雪災後,各個部門和地方都向中央表態、向百姓承諾,將進一步建立健全應急預案機制,切實應對各種自然災害。今年南方的第一場寒流襲來,卻突然發生了氣“荒”,供應缺口又這麼大。實在不知道有關管理部門和壟斷企業是如何落實表態和承諾的。
原因到底何在?是否真正發生了氣荒?中石油的官方解釋是,今年中國北部地區遭遇了罕見的大雪和冰凍,由於北方天然氣需求量急劇上升,不得不對長江以南的部分城市減供。而事實是,北方一些城市供氣也開始緊張。同時,市場傳聞卻與中石油的解釋迥異,“石油巨頭覬覦市場供應緊張的有利時機,想獲得更高的市場出清價格”的說法已經在市場中廣為流傳。“對於中石化、中石油來說,目前在儘快擴大天然氣供應上並不很積極,這實際上是在與市場博弈。”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說。(《21世紀經濟報道》11月19日)
“中國國內天然氣價格過低,兩大壟斷企業賠錢”的聲音頻頻出現,兩大集團要求改革天然氣價格形成機制(其實就是漲價)也從來沒停止過。再加上一些專家遙相呼應,給人的印像是,中國消費者比美國消費者幸福得多,一直享受著福利性用氣。然而,僅從天然氣價格上來說,事實並非如此。據了解,目前美國的天然氣價格大概是每百萬英熱5美元左右,折算下來相當於每立方米0.2美元左右。而目前我國南方一些地方,天然氣價格已經達到了每立方米3元多人民幣了。
不可否認,由於開採和輸氣技術水準低、成本高導致中國天然氣價格高於美國。這個問題的根源在於壟斷,壟斷的高額利潤使企業缺乏技術創新的動力。能源專家韓曉平一語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勘探開發的主體太單一了,沒有建立起一個多元化的供應渠道。有競爭,企業才有降低成本的內在動力,只由一個企業來經營的話,價格永遠會不夠高。”
由此,就不能排除壟斷企業蓄意製造氣“荒”,進而“逼宮”漲價的嫌疑。果真如此的話,兩大石油集團實在太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