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住建委5月1日公佈北京樓市新政中“同一家庭限新購一套商品住房”的實施細則。新政規定:從5月1日起,購房人在購買房屋時,還需要如實填寫一份《家庭成員情況申報表》,如果被發現提供虛假資訊騙購住房的,將不予辦理房產證。(據5月3日《新京報》報道)
與此同時,央行決定從5月1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對樓市的不利十分明顯,因為對樓市的放貸經過幾次樓市緊縮政策後已十分緊,此次調整令銀行的貸款空間更小,可獲貸款更少。顯而易見,中國樓市正在遭遇中央與地方的一系列組合重拳打擊,有利於房價加速回落。
4月17日出臺的“國十條”,被輿論解讀為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北京此次出臺的“京12條”,業內普遍看法是比“國十條”還要嚴厲。毫無疑問,北京規定“一戶限購一套房”抬高了投資房地產的門檻和條件,繼續劍指炒房;購房須查驗戶口簿、結婚證,目的是不給炒房者機會。但我認為這一“限購令”的實際效果很有限,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首先,這是一項臨時性措施。臨時性措施如同“止疼片”一樣,對房價而言只能發揮臨時降溫作用,並不能真正改變市場預期。只要炒房客預期房價繼續上漲,“一戶限購一套房”的規定就難以真正阻擋炒房,炒房客就有可能千方百計繞開此政策規定。
其次,“一戶限購一套房”規定有漏洞。炒房客既可以借用暫時不買房人的身份證來炒房———有報道披露深圳等地就有人用麻袋提著身份證來炒房,還可以通過假離婚等方式來炒房———先離婚買房,買了房再復婚。據報道,為規避二套房貸的高額利息,不少緩婚、假離婚族開始涌現。對於這些政策漏洞會不會打補丁、能否徹底修好漏洞?還有待於觀察。
再者,監管部門如何發現購房者提供虛假資訊騙購是個問題。這是因為,民政、房管等部門是否完全聯網很可疑,有報道稱北京各區縣房管部門都還未完全聯網。
基於以上原因,在我看來,從表面上看“一戶限購一套房”對投機炒房很有殺傷力,但實際止疼效果很可疑。只要政策漏洞存在和房價預期不變,表面上再嚴厲的政策其實都是“紙老虎”,但調控樓市需要的是“真老虎”、真功夫。
顯然,遏制炒房的“真老虎”是房產持有稅或者物業稅,對多套房產、高價房課以重稅,以增加炒房風險和成本。但遺憾的是,這兩個稅種“只見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究竟是因為技術原因還是政府決心不夠,導致房產持有稅遲遲不能出臺,公眾不得而知。
有人或許認為,在房產持有稅一時半刻不能推出的情況下,出臺“一戶限購一套房”這樣的“止疼片”也有必要。但我以為,關鍵問題是“止疼片”實際作用有多大,“止疼片”和治本之藥能不能及時有效進行對接?
如何才能及時有效打擊投機炒房?一向為開發商代言的“地產總理”任志強這次提出了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只要增加購房之後的限售、禁售期限,用不著用二套、三套、多套房的差別信貸就完全可以將投機客擠出樓市。我們為何不試一試這些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呢?
其實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無論是遏制房價還是打擊投機炒房,我們總是把政策設計得異常複雜,不但增加了調控成本,而且因為政策複雜而漏洞百齣。我們為什麼總是忽視一些簡單易行的辦法呢?這個問題值得深思。(張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