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1月24日電 香港《文匯報》24日刊文引述研究者的分析指,當前世界經濟環境還充滿不確定性,國際金融危機效應還在繼續發酵。在世界經濟動蕩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要想持久發展,一定要立足自身,練好內功,為未來實現企業穩定持久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文章摘編如下:
社科院報告認為內地上市企業已步出金融危機陰影,競爭力回升,而同日發佈的匯豐PMI指數顯示中國製造業收縮。分析人士表示,兩者之所以有差異,是因為匯豐公佈的11月製造業PMI初值,樣本偏重中小企業;而社科院的調查集中于微觀的企業層面,且樣本多是規模、實力相對雄厚、抗風險能力較強的上市公司,在上半年國內國外經濟形勢相對更好的情況下,評估結果更為樂觀。
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所顏培博士對香港文匯報記者指出,當前世界經濟環境還充滿不確定性,國際金融危機效應還在繼續發酵,不僅抗風險能力相對弱的中小企業環境險惡,上市公司亦面臨著原材料成本攀高、勞動力短缺、人民幣升值等多重挑戰,因此仍需審時度勢,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要,積極推進企業戰略轉型。
他認為,與低成本快速工業化戰略相適應,中國企業的國際競爭力主要來源於低成本優勢,如低廉的勞動力、較低的環境和能源成本等。但企業為了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自主創新,提高自己的技術水準,培養自己的核心能力,為顧客提供高附加值、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此外,他又說,與經濟高速增長的背景相適應,近年來一些企業家心態浮躁,不安於採取逐步積累滾動、漸進式的發展戰略,寄望企業能夠超常規、跨越式發展。但是,這種跨越式發展的企業,由於企業內部經營管理能力難以與其跨越式發展的規模相匹配,因而抵抗風險能力很差,一旦遇到環境的風吹草動,企業就可能走向衰敗。因此,在世界經濟動蕩的大背景下,中國企業要想持久發展,一定要立足自身,練好內功,為未來實現企業穩定持久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王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