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經濟工作
貫徹新理念 解決新矛盾
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指導經濟工作
曹遠勃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準確把握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斷變化的特點,作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等重大政治論斷,對努力實現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發展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經濟工作,是做好新時代經濟工作的頭等大事。
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經濟工作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要深刻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歷史性、全局性意義,深刻認識到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體表現,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中推動發展。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品質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社會主要矛盾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動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則是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徑。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品質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必須堅持品質第一、效益優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通過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等舉措,著力建設各方面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構建市場機制有效、微觀主體有活力、宏觀調控有度的經濟體制,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開出了良方,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集中體現,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主線。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首先,樹立品質第一的強烈意識,提高生產、服務標準,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存量資源配置,擴大優質增量供給,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其次,把資源要素最大程度集聚到符合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要求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產業,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用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全面提升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水準。第三,加強基礎設施網路建設,更好滿足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需要。第四,發揮人力資本作用,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激發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大力推動綠色發展。我們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要下大氣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突出問題,積極推動綠色發展,算綠色賬、走綠色路、打綠色牌,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凡是對生態環境有不良影響的產業和業態都要慎重決策,不能只考慮經濟效益而不顧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加大生態系統保護力度,嚴守生態功能保障基線、環境品質安全底線、自然資源利用上線,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作者為中共陜西省延安市委常委、紀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10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