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房地產調控已進入關鍵時期。近期個別城市住房交易價格、交易量止跌回升,一些地方政策“曲線救市”,無疑都使中央此輪調控政策面臨嚴峻考驗。及時摸清並公佈住房空置情況,不但可以贏得更多民意支援,更能準確把握調控效果,為未來的調控政策儲備提供現實基礎。
作為衡量房地產市場以及經濟發展健康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定期公佈住房空置率早已成為不少國家的通行做法。但是,儘管社會公眾的呼籲之聲此起彼伏,各地的相關住房空置率卻始終成為“難解之謎”,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五花八門、似是而非的空置率“猜想”,不斷加重著公眾焦慮。有關高校的課題數據,國家電網“零電錶”調查,以及民間的哥“數黑燈”……不同版本的住房空置率一次次激起人們的強烈關注。近來又有報道稱北京空置房有381萬多戶,但負責調查的公安機關又解釋不是最後數據。如此不斷揭開並不斷否定,讓真實的空置率更加撲朔迷離。
空置率數據成謎的背後,相關部門的態度更令人費解。國家電網撇清自己與住房空置率的關係,統計部門表示沒有相關統計,住建部門婉拒記者採訪,公安部門說自己的數據不準確。這些躲躲閃閃的做法,成為與空置率數據伴生的另一道“景觀”。
眾所週知,住房空置率不僅可以顯示真實的購房需求和社會財富分配狀況,也是衡量房地產市場泡沫程度的核心指標,是國家調控政策的重要依據。摸清住房空置狀況,維護市場資訊公開透明,是政府部門的應盡職責。對數據回避、緘默,對民意置若罔聞,是職能的缺位,也是對政府公信力的損害。
關於真實的住房空置率數據,刻意的規避、責任的缺失顯然比“無法做到”更為可怕。事實上,人們清楚地看到,從技術層面講,比較完善的定義和調查操作辦法早有經驗可鑒,並不足以成為當前住房空置率“隱身”的託辭。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房地產調控已進入關鍵時期。近期個別城市住房交易價格、交易量止跌回升,一些地方政策“曲線救市”,無疑都使中央此輪調控政策面臨嚴峻考驗。及時摸清並公佈住房空置情況,不但可以贏得更多民意支援,更能準確把握調控效果,為未來的調控政策儲備提供現實基礎。
其實,住房空置率數據只是樓市數據成謎的一個縮影。作為房產稅、物業稅等政策依據的關鍵數據,戶均房屋套數、每人平均住房面積等至今在百姓心中仍是筆“糊塗賬”。加快資訊聯網,儘快公佈真實數據,是政府責任的體現,更是保證房地產市場調控不失靈、保證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