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帶一路’建設從無到有、由點及面,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三年的實踐,“一帶一路”戰略吸納了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也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著我們和沿線各國人民的生活。近期兩則“刺激味蕾”的新聞,讓筆者很是關注。
一則新聞是《人民日報》(海外版)的報道,文章標題很清晰——“中國農業走出去步伐加快,漸形成買全球賣全球格局”。另一則新聞來自廈門,在日前舉行的第七屆“一帶一路”生態農業與食品安全論壇期間,“一帶一路”農業與食品交易平臺首家綜合體驗中心正式落戶廈門,來自各國的綠色食品匯聚一館。一則面上覽,一則點上觀,“一帶一路”讓“民以食為天”有了新的格局。
“張騫使西域還,乃得胡桃種”,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伴隨著各國的農業交流與合作。在今天建設“一帶一路”的背景下,農業並不是最引人關注的明星領域,但“一帶一路”沿線多為農業國家,資源豐富、需求旺盛,而集農業生產大國、消費大國、貿易大國于一體的中國,既擁有廣闊市場消費空間,也擁有種植養殖技術、農業機械等方面的優勢,這些因素使得農業合作成為建設“一帶一路”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的“最佳結合點”。比如中亞耕地面積最大的哈薩克,其小麥單產為1噸/公頃,僅為中國的五分之一,蘊藏著較大的合作空間。
在筆者看來,以農業為分析樣本,對於“一帶一路”其他領域的建設頗有借鑒價值。作為中國的優勢產業,我國農業“走出去”已有相當大的存量,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農業對外投資存量超過117.4億美元,在85個國家和地區設立境外企業1300多家,涉及種植、林業、畜牧、漁業等行業以及生產、加工、倉儲、物流等主要環節。
同時,農業合作面對的不確定因素可謂多種多樣,既有政策的、法律的,也有價格的、自然的。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典型的因素,便是食品安全。
“食以安為先”,對於“走出去”的中國農業企業,要面對不同國家差異化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監管制度,在境外生產的農產品如果返銷中國,還要遵循我國對進口食品的質檢規則,要做的功課真不是一般的多。在建設“一帶一路”的過程中,如何構建食品安全的“國際共治”格局?如何形成可對接的質檢標準、監管體系,“嚴把從農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線”?這就需要著力構建互利合作網路、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臺,聚合各國政府、國際組織、企業、智庫等各方面的力量,通過紮實細緻的對話、磋商來達成共識、形成規章。
當然,無論是食品安全還是政策對接,推進“一帶一路”的農業合作說到底都是秉持一個方法,即大處著眼、細處入手。
大處著眼,就是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用,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細處入手,就是政產學研等多方面扎紮實實工作。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實施好一批示範性項目,多搞一點早期收穫”。唯此,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才能持續造福“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人民,高效又立體的農業合作才能達成。 (徐嘉豪)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