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校園貸”問題,既要加強監管,更要精準打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園貸亂象的蔓延,並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長。
近期,校園貸問題頻發。記者搜索發現,半年來,經媒體曝光的大學生因“校園貸”出問題的案件就有13起,涉及大學生500余人,涉案金額超千萬元。網際網路金融業內人士指出,貸款平臺應加強風險把控;也有心理學家認為,貸款消費理念已蔓延進高校,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難以防範風險,政府部門應加強對金融機構的監管。
考慮到涉“校園貸”案件的受害者均為在校大學生,他們經濟尚未獨立,心理也比較脆弱,更重要的是他們中很多人來自中低收入家庭,幾萬元無法還上的貸款,對他們而言可能就意味著無法承受之重。媒體報道中,就有數名大學生因為無法還貸走上絕路。
亂象之下,校園貸成為眾矢之的。有人提出要加強對校園貸的監管,這是一種比較務實的態度,也有不少人認為,乾脆一刀切地取締校園貸,這就有點因噎廢食的意味了。對校園貸中的合法金融產品,取締于法無據。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出了問題首先要去解決問題,過於簡單粗暴則有懶政之嫌。
筆者始終堅持這樣的觀點:校園貸並無原罪。基於學業、課外培訓以及在校創業等原因,他們確有資金上的需求,而校園貸小額、便捷的特點,恰好迎合了這個潛在的市場。如果規範運營,校園貸的風險完全是可控的。現在的問題,一是少數大學生缺乏自控能力,比如媒體廣泛報道的大學生鄭德跳樓事件,就是因為這名同學迷戀賭球,利用28名同學的身份資訊借貸近60萬元,最終無力償還而自殺,這和校園貸有多大的關係?刀能殺人,但責任不在刀,而在持刀的人。
二是利用校園貸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典型的操作手法是:先成立一家皮包公司,承諾對大學生提供免費培訓,約定大學生先向某指定網站貸款,再由公司分期還給學生。然而當學生貸款後,公司便宣
布破產,學生只能被迫還貸。這種伎倆雖然拙劣,卻很容易使涉事未深的大學生上當。說白了,這就是一種換了馬甲的金融詐騙,“校園貸”不過是拿來掩人耳目的道具而已。
由此,對於“校園貸”問題,既要加強監管,更要精準打擊,唯有如此,才能有效遏制校園貸亂象的蔓延,並保障其健康、良性的成長。前者而言,重點是提高借貸門檻,尤其是強化借貸平臺的審核力度,嚴防冒名借貸問題。校園貸從2014年開始興起,在經過初期的野蠻發展之後,現在有必要從一味的擴大市場,向提高信貸品質、控制業務風險的方向轉型。後者而言,必須及時補上監管漏洞,嚴格區分合法借貸與金融詐騙,對某些打著校園貸的幌子給大學生“挖坑”的借貸平臺,該取締要取締,該重罰要重罰,不能手軟。此外,仍需重申的是,大學生也要不斷加強對風險的識別和防範能力,同時少些虛榮心。(吳龍貴)
[責任編輯:郭碧娟]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