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微公益帶來的不只是捐款數額的不斷攀升,還有全民公益參與方式的多元化,更讓公益成為一種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
“小朋友畫廊”一元錢購畫,開學季“一元營養包計劃”,“保護長城,加我一個”……最近,很多人的朋友圈被微公益刷屏。有數據顯示,9月7日到9日期間,騰訊公益平臺共動員1268萬人次捐出8.299億元善款,參與了6466個公益項目。線上線下的互動,匯聚成一股從指尖到心間的愛心暖流。
當公益插上“網際網路+”的翅膀,不僅改變著人們的捐贈方式,更形成了一個龐大而自發的公益生態網路。不管是救助雪豹、幫助盲童,還是保護環境、醫療援助,一個個微公益項目能在朋友圈、微信群刷屏,都是在嚴肅的命題中,注入有趣有料、見人見物的元素。這種“場景化公益”的構建,讓愛心的表達更加輕鬆,也更加有趣。
比如,打開微信捐步界面,走了2萬步即可為偏遠山區的基礎建設捐贈2元錢;打開K歌軟體,唱歌所獲得的K幣將捐給那些聽不到歌聲的聽障兒童;一個公益平臺,推出了“1:1:X配捐”的新玩法,即用戶捐1元、企業等配捐主體捐贈1元、公益基金會隨機配捐X元,這如同搶紅包,讓捐贈有了社交性……公益可以很好玩,公益也可以滲透到生活場景中,這都說明,網路微公益帶來的不只是捐款數額的不斷攀升,還有全民公益參與方式的多元化,更讓公益成為一種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
可以說,網際網路的普及與民間慈善意識的涌動,共同拓展著社會公益的空間。正是網路人群的快速擴大,讓小額捐助湊成鉅額善款;正是移動支付的逐步普及,讓指尖滑動就能完成捐獻;正是網際網路的開放性和扁平化,減少了資訊不對稱,提升了捐贈信任度。據不完全統計,慈善法從2016年實施一年多來,超過10億人次通過網路實施捐贈;在有些基金會,來自網際網路的公眾捐贈已佔捐贈總收入80%以上。從線上擴展到線下互動,“網際網路+公益”激發出越來越多的參與意識和慈善能量。
放在更長的時間坐標中,從“希望工程”“春蕾計劃”,到3元免費午餐,再到今天形式多樣的網路微公益,透過技術變遷帶來的形式變化,更可以看到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的深層脈絡。慈善主體從主要由政府主導轉變為政府與公眾協同努力、形成合力,社會的慈善意識不斷增強;同時,慈善方式也從單純向受困者提供幫助,轉變為更加常態化的互幫互惠、實時救濟。數據顯示,近年來社會捐贈能力明顯提升,從2006年每年募捐不足100億元發展到近5年每年超過500億元。對於一個處於轉型期的大國來說,發展慈善既是公共服務的有益補充,更是國家現代化與文明程度提高的集中體現。
根據國際社會經驗,如果採取積極政策促進慈善事業的發展,該領域的就業人口可以達到整個社會就業人口的10%左右,而志願服務的人口則可能超過40%。因此,發展公益事業不僅是社會愛心的傳遞、核心價值的涵養,更可以有力促進國家第三產業的發展。從這樣的視角來看,網路微公益激發出的慈善熱情,正是一種堅實的民意基礎,政府部門需要因勢利導,形成中國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合力。正如一位微公益發起人所言,“後期的捐款資金使用的公開透明才是對捐款人最好的致謝”。如何以透明贏得公信,不斷提升慈善組織的社會信任度?慈善法實施一週年,如何把抽象的原則細化為更具操作性的細則?有源自個體的慈善熱情,有公開透明的慈善環境,有法規完善的制度環境,才能讓中國的慈善事業更好地生長。
網路微公益為慈善打開了另一扇窗戶:慈善不必是沉重的,也可以很輕鬆;慈善也無需強求,因為愛心源於自願;慈善更不可能單打獨鬥,要形成“公益共同體”。每個人奉獻的愛有限,但借助“網際網路+”就能匯聚成愛心洪流。
[責任編輯:葛新燕]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