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養老金”給“老有所養”提個醒

時間:2012-03-30 11:2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17年前,家住浙江臺州椒江區的黃大伯花200元辦了一份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現在竟被告知每月只能領2元保險金,網友稱此“最牛養老保險”。不少網友擔心自己會因猛漲CPI和負利率變成另一個黃大伯。業內人士稱,商業養老險可能真不保險;北京人社局稱,“2元養老金”只是極端個案,無需杞人憂天。(3月28日《新京報》) 

  每月領2元養老金,這一事件的確有點黑色幽默的感覺,在物價高企的今天,這點錢甚至遠遠追不上“蔥擊波”上漲的步伐。據統計,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1.6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在中國快步邁入老齡化的當下,如何養老成為社會難題。在國人固有的未雨綢繆的傳統觀念之下,每個人對養老問題都會仔細加以斟酌。 

  隨著人們從傳統農業社會中逐漸剝離,養兒防老的觀念也與計劃生育不太協調,倒是在獨生子女浪潮到來後的今天,有人認為現如今三四十歲的社會中堅力量,可能成為中國最後一代贍養老人的人,也是被下一代棄養的第一代。雖沒那麼誇張,但在獨生子女政策之下,兩個年輕人養一個小孩,同時照顧四個老人,還要工作、事業,即使有心,也很可能無力贍養。社會化養老是必由之路。在這樣的現實困境下,如何完善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包括保障養老金的及時發放,並且發放金額能夠與物價水準增長相一致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們拿什麼養老?儲備養老金,通脹是大敵。有人算過,而如你現在已有100萬元養老金儲備,不做理財情況下,按每年5%的通脹率算,30年後這筆錢的實際購買力只有23萬元。17年前,黃大伯拿出200元繳納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當時這筆錢尚能購買一瓶茅臺酒,而現在呢? 

  其實,為了實現社會的老有所養,從2005年起,我國已連續8次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企業退休人員月均養老金標準達到1500元,總體待遇水準翻了一番左右。但是仍有不少退休人員感覺日子很緊巴,生活水準沒有實質性提高。這背後是CPI和負利率的雙重作用,也有養老金雙軌制所導致的一定程度上的分配不公,更重要的是養老金缺乏透明公開的機制,缺乏保值增值的有效渠道。 

  “2元養老金”顯然離老有所養的目標距離太遠。而作為老百姓“保命錢”的養老金,究竟如何實現保值增值,讓發放到人們手中的養老金實現逐年遞增也是社會共同面臨的難題。養老金的基本性質,決定了它的投資是一個只許保值盈利,不許失敗虧損的項目。因此,養老金投向哪,是決定其盈利與否的最直接因素。在這方面,我們不妨多多借鑒發達國家現有的成功經驗,在投資上更注重實體資產,實現投資組合的多元化:另外,鼓勵僱主推行自有的員工養老金計劃等。 

  雖說“2元養老金”是極端個案,但我們還是期盼養老金這筆賬能算得更明白些,讓到了需要養老年齡的我們都能真正實現老有所養。

編輯:樊玉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