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關 “樓”的新聞特別多:即將竣工的蘇州新地標“東方之門”,被網友惡搞說外形像“低腰秋褲”;只有200多名工作人員的河南信陽明港鎮政府,投資數千萬元修建了一棟8000多平方米的辦公樓;長沙市望城區要造838米的“天空城市”,近日已提交環評。
從南到北幾幢樓,看似沒啥關係。但細究起來,在審美情趣上倒有些異曲同工之處。比如,“東方之門”外形奇特背後,是“最高門形建築”、“最高過街天河”等七個“中國之最”;838米的“天空城市”,瞄上的乾脆是 “世界第一高”,比迪拜塔還要高出50層;至於明港鎮的辦公樓,每人平均建築面積和每平方綜合造價甚至超過了國家規定的省部級黨政機關的標準,不知道當地政府是不是有心要打造“第一鎮政府大樓”?
以大為美,以高為尊,這樣的審美喜好,據稱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當年遊歷美國的李鴻章在接受《紐約時報》記者採訪時,充分表現了一位來自古老東方的高級官員在初見摩天大樓時所感受到的衝擊和震撼。根據當時的報道,在回答“你最喜歡美國的什麼”時,李鴻章作答道:“我對我在美國見到的一切都很喜歡,最使我感到驚訝的是20層或更高一些的摩天大樓。”當然,對大型建築物的喜愛,不只是中國人,上世紀70年代,“汽車大王”亨利·福特曾雄心勃勃地打算在底特律河畔打造規模宏大的“復興中心”——其中包括當時 “世界上最高的旅館”。摩天大樓一詞,說到底還是舶來品呢。
這種情結,從人性說有其深刻的動因,某種程度上也算是人之常情。尤其在咱們這裡,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努力奮鬥,中國社會從積貧積弱走向繁榮富強,大家對於擺脫落後身份、改變城鎮面貌都有著無比迫切的願望,而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無疑是現代都市最直觀的表現,造得有特色,更不失為一座城市的標誌。
但是一件好事,也要講個度。據報道,在2011年之前封頂的全球十大高樓中,中國已經佔據六席。除了世界第一高樓在阿聯酋迪拜之外,世界第三、第四、第六、第八、第九、第十高樓都在中國。即便這樣,中國的好些個地方,還在進行建 “第一高樓”的競賽——今年2月武漢剛稱將建606米中國第一高樓,話音未落,就被長沙的計劃超過了。所謂“第一”,往往只領風騷一兩年。這種普遍的心態之下,倒也不難理解,為何一個鎮政府要花幾千萬元造豪華辦公樓了,除了追求奢侈舒適外,“搞氣派”、“擺場面”,恐怕也是很大的原因吧?
也有人面對網友的各種批評或調侃說了,像秋褲也好,爭“第一”也罷,這是建築美學,不專業就不要亂議論。但一幢耗費鉅資的高樓,是不是要考量民眾的意見?是不是要經過科學的論證,以及考量平衡好對地質及環境等方面的影響?尤其是那些動用公帑建造的政府大樓,百姓就更加有監督和批評的權利了。
其實,相比“中國第一門”或“世界第一高”,普通公眾更在乎的,還是自己所處的城市規劃合不合理,基礎設施夠不夠完善,生活是不是方便舒適。這才是一座城市真正的榮耀。
[責任編輯:張潔]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