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個小時,1.6萬公里。雖然遠隔太平洋,通過一個個人、一雙雙手的愛心接力,中國與厄瓜多心手相連。
厄瓜多7.8級強震發生5天來,來自中國國內的眾多專業救援組織、慈善機構和當地華僑華人團體心繫災區,通過不懈努力,在大洋彼岸的高原國家厄瓜多攜手搭建起一張直通震區的救災網路。
“截至當地時間20日19時,此次地震造成的遇難人數達570人,失蹤155人,受傷7015人;建築倒塌1125棟,受損829棟,281所學校受損。已安置24442人。聯合國訓練研究所和哥白尼兩個衛星項目正在對災區倒損建築進行掃描定位,目前已在9個城鎮辨別倒損建築950棟,衛星評估工作仍將推進,”厄瓜多地震卓明救災簡報第5期(21日)中,這樣的資訊比比皆是。
“我們在救災簡報中突出實用資訊,並和抵達厄瓜多的中國救援隊伍保持密切溝通,幫助救援人員提高效率,”組織協調過40多次地震、洪水等災害救援工作的郝南說。
自地震發生起,卓明災害資訊服務中心負責人郝南連續幾天都是只睡3個多小時,協調數百名志願者整合、挑選、分析海量資訊,每天發佈救災簡報。
卓明災害資訊服務中心在玉樹地震中組建,是以專業處理地震救援資訊為工作內容的民間志願組織,在此次厄地震中提供了大量資訊,背後聚集著上百人的志願者團隊。
“厄瓜多地震以來,我們的資訊共用群短短幾天內加入了300多名新的志願者,其中很多是西語人才。他們不計回報,源源不斷地把厄瓜多政府、媒體的最新消息翻譯成中文供我們匯總,”郝南說,“上萬公里的距離並不能阻擋我們對厄瓜多災情的關注。”
中國慈善聯合會救災委員會在震後第一時間聯繫厄當地華僑華人團體,建立國際應急救災行動通道,為中慈聯會員機構和國內其他公益組織參與救災提供災情資訊和其他服務。
“中慈聯同在厄華僑華人團體建立微信群協作救災,就救災工作、救援進展、物資需求等問題隨時溝通,”中慈聯救災委籌備辦公室主任張炳鉤21日對新華社記者說。
張炳鉤介紹說,為協調救災各方、高效解決問題,建立了厄瓜多華僑華人臨時聯合救災協調平臺,協調和匯總厄瓜多各地僑界救災工作。
20日下午3時,中國民間救援力量中慈聯救災委、中扶救援隊、公羊救援隊和明珠救援隊飛抵基多,通過厄瓜多華僑華人聯合會和中工國際協調,乘專機當晚到達震區波托維耶霍,21日赴佩德納萊斯進行救援。
厄瓜多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徐濤說:“17日一早就召開了緊急會議安排救援,基多華僑華人捐贈的熱情很高。我們在華人超市設置捐贈點,24小時接受大家的捐助。截至21日晚,聯合會共組織3批次救災物資裝車運往震區,給當地人民送去飲用水、食品、毛毯、藥品、醫療器械等價值5萬美元的急需物資。”
厄瓜多中國浙江商會會長樓偉明告訴記者,震後商會第一時間通過微信、電話了解災情,在瓜亞基爾組織人員檢查會員的住家、店舖是否有損失。18日商會組織捐款活動,已陸續籌集到4萬美元。商會將與厄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聯繫,了解他們的需求,把這些資金用於現階段救災和防治人道主義災難中。此外,19日商會還向厄總統府捐贈1萬美元救災款,21日為救災委提供了4名西語翻譯協助工作。
厄瓜多福建同鄉會會長陳嚇弟21日上午接到同胞受傷住院的消息後,第一時間前往瓜亞基爾醫院看望。據了解,一名福建籍僑胞在16日的地震中受重傷,目前經過醫治病情穩定。
克維多中華慈善會會長伍棣湘告訴記者:“17日我就購置了一批保質期長的食品交付給當地政府統一派送到波托維耶霍災區。18日,我們發動華僑(華人)捐款,眾僑胞積極響應,紛紛伸出援助之手。1天之內,捐款金額超過1萬美元,目前捐款還在繼續。讓我特別感動的是,有幾位國內朋友得知我們慈善會的籌款活動後,通過微信紅包的方式把捐款打給了我們。20日,我們購買了2萬瓶飲用水、3000多盒魚罐頭、1萬包餅乾和2000包速食麵,當天交付給當地紅十字會和軍隊聯合組建的賑災部門,運往哈馬、卡諾阿等地區。目前我們正在根據災區的具體需求購置第3批物資。”
此外,厄瓜多中華總會、中山同鄉會和赤溪同鄉會也積極行動起來,成立三會賑災協調小組,積極籌款並籌集賑災物資。
溫暖接力,團結協作。郝南建議,國內的專業救援團隊一定要和厄瓜多當地華僑華人和中國企業充分合作。“當地華僑華人救災意願積極、資源豐富、資訊靈通,但缺乏救災的專業技能和經驗。我們的救援隊要把自身專業優勢經驗和當地資源相結合,這樣才能提高救援效率,擴大救助範圍。同時要注意和當地政府、民眾、社會組織以及國際機構做好溝通合作。”(參與記者:裴劍容、毛鵬飛)
[責任編輯:李傑]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