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一階段易致混亂糾紛 恐招來民眾質疑與反感

2007年12月03日 10:53:00  來源:
字號:    

  就動線及秩序的技術層次看,“中選會”的“一階段”,必將較十八縣市的“兩階段”,動線錯綜、秩序混亂,糾紛增加。民進黨倘執意採行“一階段”,有可能僅因技術層次的錯亂,即會增加“公投綁大選”的社會惡感。

  臺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公投”綁大選,如今“公投”的民粹激情減退,“綁大選”的政治權謀則隨著“一階段/兩階段”的爭議快速浮現。倘在“立委”選舉採“一階段”,而令選民感知領投票的程式“被綁”,以致動線錯綜、秩序混亂,糾紛增加;則此種認知,將會使選民經此實際領投票過程,而親身體驗到“公投五花大綁”的過當政治操作,進而滋生對兩個月後“公投綁總統大選”的反感。

  社論認為,如今民間的一般心態是:“公投”沒有太大爭議,或有爭議也難以浮現;但“綁大選”則有爭議,如果“五花大綁”吃相太難看,以致使選民在領投票過程中對動線及秩序產生惡感,當然會減損了“公投”的正當性。民進黨如今的政治風險是:“公投綁立委選舉”倘因“一階段”而使選民感受不佳,恐怕會影響了兩個月後民進黨“公投綁總統大選”的圖謀。

  上周,“新聞局”及國民黨皆刊登報紙廣告,各以投開票所的平面示意圖,來分別為“一階段”及“兩階段”辯護。“新聞局”用謝志偉的那套RAP手法來醜化“兩階段”,但“中選會”“一階段”所可能形成的混亂與糾紛,在“新聞局”的示意圖上亦可一目了然。

  二○○四年出現相關議論時,《聯合報》曾指出,“一階段”是“麻花型”,將“公投”與“大選”像麻花一樣纏在一起,其動線是:“領領→圈圈→投投”;相對而言,“兩階段”則是“甘蔗型”,將“大選”與“公投”分段分節,其動線是:“領→圈→投→領→圈→投”。顯而易見,“甘蔗型”動線流暢、秩序自然;“麻花型”則動線錯綜,秩序不易維持。

  社論指出,在“立委”選舉時,若採“一階段麻花型”,選民一次領三張或四張選票(區域“立委”票、政黨票,及一張或二張“公投”票),則在“領票”、“圈票”及“投票”三個步驟中,皆易形成動線泥滯的“塞車”狀態;再者,選民要將三、四張票分別投入標示不同的三、四個票箱,其實是一個不小的折騰。不說別的,只要領投票出現塞車與糾紛,即可預知選民的感受如何。反之,若採“兩階段甘蔗型”,相對而言,動線及秩序皆可望較佳,糾紛亦必相對減少。

  《聯合報》在二○○四年曾指出,“一階段”及“兩階段”的現場佈置,差別只在“移動一張桌子”而已。亦即,只要將“一階段”的兩張並在一起的領票桌,分開兩處,一切人員、器材皆無增減,即可形成“兩階段”。舉手“移桌之勞”而已,民進黨何必舍節理分明的甘蔗,就糾纏不清的麻花,舍簡就繁,舍治取亂?

  社論認為,民進黨必須注意:“立委”選舉在“總統”大選之前舉行,“公投綁大選”欲在臺灣人心目中建立良好形象,首須通過“立委選舉並公投”這一關;倘民進黨堅持“一階段”,屆時若出現種種糾紛,或有許多選民手持三四張選票不知投到什麼票箱的狀況,民眾不免心生“被綁”的不舒適感,恐就會進一步滋生對兩個月後“公投綁總統大選”的反感。

  “公投”的激情漸退,“綁大選”的感受日滋。民進黨若用“五花大綁”,“綁”得人民很不舒服,綁得糾紛處處,人民的內心不會質疑嗎?不會反彈嗎?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