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油電價格雙漲,助長停滯性通膨威脅,普羅百姓生活負擔更形加重。但管能源政策的臺當局經濟部門、“行政院”,甚至更上層的馬核心,迄今只祭出對民眾“利誘”的一些獎勵節能措施;這些寄望“消費端”的措施雖然該做也重要,但對緩解能源供應的嚴峻及價格壓力卻是作用有限。
臺灣《聯合報》社論指出,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是在應當大力改革“供應端”,包括電業自由化、油價結構合理化等,幾十年來當局卻迄無動作,這是執政當局的失職。
社論指出,臺灣的電業、石油業建制及結構的不合理,關鍵原因出在“政府”基於歲入考慮,以“法律”保障公營能源事業收益;在這個“保護傘”的庇蔭下,臺電及中油的經營不需要面對競爭,不需要撙節開支或在意成本浪費,對不合理的政策補貼支出也“欣然”接受,只因為赤字可以完全轉嫁給消費者;利潤未達預期,不必檢討經營是否得法或成本是否合理,漲價是最便捷、簡單的方法。
去過外國的消費者一定有這個印象,外國城市路口有一家艾克森美孚加油站,緊鄰一定有德士古、殼牌石油等的加油站,不同品牌的加油站不但價格競爭,還有品質競爭。但在臺灣,除了中油,就是台塑,兩家油商控制全臺加油槍,臺灣幾乎是亞洲唯一沒有外國油商進入、競爭的地區;於是,臺灣唯二的油商,總是“默契十足”的漲價幅度與時間,說兩者是競爭關係,恐怕消費者不會同意。
社論指出,臺灣兩家油商雖一再回避外界“哥倆好”的印象,但保證收益的經營環境,卻因先前民進黨當局油價凍漲,完全暴露出習於安逸、不在乎成本的經營心態。試想,油價凍漲期間,中油即可獨力應付島內油品市場供應,這豈不顯示平常兩家油商相當比例的煉油設備是閒置狀態?如果臺灣的油品市場是自由競爭環境,哪會容忍設備大量閒置,消費者又豈會莫名所以地乖乖接受高油價?
電業的壟斷較石油更嚴重,臺電囊括發電、輸電、配電、售電的“四合一”所有電力業務的經營形態早已落伍;臺灣其實有二十幾家民營電廠,但“電業法”規定臺電須以保證價格收購民營業者的發電,因此臺電與民營電廠間不是競爭關係,而是利益共生。但這樣一來,消費端慘遭剝削已屬必然。
社論直言,臺電的“四合一”經營形態,嚴重背離了近年要求效率、安全、杜絕浪費的全球電力自由化趨勢;雖然臺當局經濟部門知道電力自由化是國際趨勢,只有自由化的競爭環境才有成本概念,才有效率可言,才可能提供用電戶合理電價及高品質電力;但至今自由化一談十多年,卻始終不見行動。
以美國東部互聯電力系統為例,轄下幾十、上百個民營發電廠經理,必須精確計算幾個月後的發電燃料價格、人事成本、天災頻率甚至勞工怠工等所有變數,詳細核算成本後壓低報價,才能爭取到公用事業聯盟的供電訂單;哪像臺灣,反正利潤是“法定”的,沒有人競爭供電生意,電價當然舍專業就政治。
島內近年因為工業外移,電力已明顯供過於求,但優惠且全數收購民營電廠所發電力的不合理政策仍在持續;這些支出,臺電直覺地全數轉嫁給消費者,暴露出視消費者為無物的經營心態。
臺電一年要花費近千億元執行優惠價格且全數收購汽電共生、風力、再生能源的民營電廠發電,為了依法收購這些佔臺灣總發電量超過五分之一的電力,臺電竟然得讓自己的發電設備降低利用率,甚至閒置,造成難以估計的硬體投資浪費;另方面,大有來頭的民營電廠尖峰時用自己成本較低的電,離峰時拼命發電賣給臺電賺取高額差價;既有保證價格的收購環境,不去賺豈不是笨蛋?更糟糕的是,大部分汽電共生的民營電廠不是使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而是成本低熱效率也低的燃煤、燃油機組,而且很少回收廢熱,電發得愈多,其實對臺灣環境的傷害愈大。
社論最後表示,臺灣的消費者當然知道能源供應的嚴峻,也知道應該共體時艱分攤成本增加;但“政府”應該做包括供應端油電商的成本合理化努力,不能老把人民當提款機,硬要消費者承擔無理的支出。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