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率領民進黨走出歷史陰影 蔡英文須強勢革新

2008年07月24日 10:11:00  來源:
字號:    

  上海東亞研究所臺灣政治研究室主任李秘在《中國評論》月刊七月號發表題為《蔡英文的民進黨改革之路》的文章,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能否革新除弊、率領民進黨走出歷史陰影作出了深入分析,主要內容如下:

  “五二零”之後,民進黨交出了執政權,迎來了祇有四年黨齡的新主席。蔡英文出任黨主席的核心任務就是改革民進黨,以圖東山再起。蔡英文有哪些改革主張?為什麼會提出這些主張?其前景如何?

  蔡英文的改革主張

  與過去民進黨主席相比,蔡英文有比較系統的政治理念,也有一整套民進黨改革設想。蔡英文的目標就是要把民進黨改造成一個理性問政的政黨。其改革主張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建立新的“本土”論述

  蔡英文在當選民進黨主席後的記者會上表示,“民進黨將走入在野,作為實踐民主、守護臺灣主體的最後防線”,“臺灣前途決議文中有關現狀改變需經兩千三百萬人公投的規定,這是我們的底線,不能有任何退讓”。這說明蔡英文在堅持“本土”價值這一點上與傳統的民進黨精英並無不同。但是蔡英文對“本土”內涵的理解卻與過去有微妙的差異,主要表現在:

  第一,“本土”要符合自由民主的價值。 傳統民進黨政治人物的臺灣認同是以族群為核心的,他們根據四百年臺灣史來建構自己的臺灣想像。但是蔡英文卻認為,以族群為內核的認同容易形成“大福佬沙文主義”而走向偏激,必須尋求“制度認同”與“族群認同”的妥協:一方面,族群認同要以民主憲政原則為指導,以民主憲政作為聯結民眾、調節爭執的機制;另一方面,自由憲政原則也要落實于具體的情境,以族群文化為基本素材和議題。

  第二,“本土”不僅包括閩南族群,還包括其他族群。蔡英文強調,臺灣是多元族群的移民社會,應盡力在各族群都可接受的基礎上尋求最大共識。她提出要“ 重新定義臺灣的本土論述,廣納融合各界對﹃臺灣人﹄一詞的多重解釋”,所以未來民進黨的“本土”論述將是開放的。

  第三,“本土”不僅是“守護臺灣主權”,而且要發展兩岸關係。蔡英文表示,民進黨對國民黨促進與發展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經貿關係的政策不抱抵制的心態,也不反對國民黨有利兩岸關係發展的政策措施,民進黨要 重新思考對大陸政策,建立新的“中國論述”,在不妨礙兩岸經貿交流下,取得“守護臺灣主權”與“發展新中國論述”間的平衡。

  (二)加強智庫作用,強化政策論述

  蔡英文認為,任何理念都要化為具體政策論述才有意義,空喊口號沒有任何價值。她多次表示,“民進黨內對臺灣主體性的堅持都一樣,問題在於實踐能力,而非理念堅持”。 蔡英文強調,不管外界評價如何,民進黨畢竟是執政八年的政黨,所以未來民進黨不會 通過街頭抗爭、“立院”鬧場等社會運動路線來爭取政治空間,而應通過提高政策能力和實踐能力,與國民黨進行理性競爭。民進黨未來方向及工作重點是成立智庫,強化黨處理實質議題的能力。蔡英文邀請“臺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邀集卸任政務官籌組智庫,負責政策論述。規劃中的智庫將分為“國家安全”、“經濟建設”、“教育勞工社會福利”、“財政預算”四個小組,未來將集中火力,鎖定重大議題監督國民黨,不再亂槍打鳥。
  
  (三)推動公民會議和協商民主,擴大支援基礎

  臺灣“立法院”運作機制適於“立委”個人秀,而不適於匯集共識,再加上民進黨在“立法院”內席次少,無法起到制衡作用。要擴大民進黨的影響力,僅僅依靠“立院黨團”是不夠的。蔡英文認為民進黨只有重新回到基層社會,傾聽民間的聲音,與人民直接對話,才能擴大支援基礎。她表示,“公民團體是民進黨長期盟友”,她會透過協商民主、公民會議的方式,與公民團體開展對話,一方面監督制衡國民黨,另一方面宣傳民進黨的政策理念。

  (四)大量起用青壯派,推動黨務改革

  為了讓民進黨順利改革,贏得未來,蔡英文主張啟用年輕人。從目前看,民進黨黨務人事大致底定,民進黨青壯派已經全面接棒,整體佈局是“青壯派上場,各派系參與”。扁係前“總統府副秘書長”陳其邁接任首席副秘書長,前“國安會”諮詢委員林成蔚任“國際事務部主任”,嘉義縣觀光局長洪耀福內定“組織部”主任,前“新聞局長”鄭文燦任“文宣部”主任,謝長廷辦公室前發言人趙天麟接任“青年部主任”。另外,蔡英文擬委託羅文嘉擔任黨務改革小組召集人。這些青壯派的精英,許多出身於學運時代,尚沒有太多利益的牽絆,也都具有論述能力。蔡英文希望青壯派能夠消弭派系分歧,共同推動黨務改革。

 



[責任編輯:張弛]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