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又公佈民調了!選在馬英九連任競選辦公室成立的當天,公佈最新民調指出,該黨提名人蔡英文以支援度41.3%,領先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40%。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指出,政黨公佈民調既然鮮有反映候選人支援度,以及改變選民投票行為的作用,公佈除了達成宣傳的目的,恐怕只是為了要壯膽而已。民進黨在不到一個月之內就公佈兩份民調,又選在競爭對手競選辦公室成立的當天,當然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趁機搶佔新聞版面的宣傳作法。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又公佈民調了!選在馬英九連任競選辦公室成立的當天,公佈最新民調指出,該黨提名的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蔡英文以支援度41.3%,領先國民黨參選人馬英九的40%。蔡英文領先的主要原因,包括獲年輕選民青睞,以及中臺灣維持1至3%的領先幅度等。
在競爭對手競選辦公室成立的當天公佈民調,當然不是一種巧合,而是一種趁機搶佔新聞版面的宣傳作法。果然在民調公佈的隔天,主要平面媒體也都報道了這項消息。因此公佈民調的確達到了宣傳效果。只是民進黨在不到一個月之內就公佈兩份民調,不知道會否嫌多了些?又政黨公佈民調本身的公信力究竟有多少?
就以民進黨在馬當局執政三週年公佈的滿意度調查為例,民進黨公佈的民調數字是滿意度為39.3%,不滿意度則高達53.5%。同時間島內三家主要平面媒體,公佈的滿意度調查數字,分別為《蘋果日報》的滿意度45.5%、不滿意度32.8%,《中國時報》的滿意度為39%、不滿意的比例是42%,《聯合報》的滿意度為45%、不滿意則有41%。民進黨公佈的數字與專業媒體公佈的有如此大的差距,公信力如何,路人皆知。
至於日前公佈蔡英文以支援度41.3%,領先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的40%。可是同樣的調查,島內主要的媒體在馬當局執政三週年的數字是,《蘋果日報》馬的支援度為52%、蔡則獲31%的支援;“旺旺中時”馬的支援度為35%、蔡則獲27%的支援;《聯合報》馬的支援度45%,蔡則獲27%的支援;TVBS馬的支援度為45%、蔡則獲44%的支援;“遠見雜誌”馬的支援度為38.9%,蔡則獲38.6%的支援。
上述民調沒有一項是蔡領先,難道不過十幾天的時間選民的支援度就已經產生重大的轉變了嗎?更何況民調通常會有3%左右的誤差水準,公佈一份支援度差異在誤差水準之內的民調,意義究竟為何?民進黨在遭到公佈民調是“政治操作手法的老梗”之質疑時,立刻由民代出面反駁指稱馬陣營“為何不敢公佈民調?”儼然一幅“見笑轉生氣”的態勢。
實際上以現今的臺灣藍綠選民投票傾向而言,結構化的趨勢已愈來愈明顯,藍綠雙方決戰勝負的關鍵就在於中間或游離選民,可是頻繁公佈民調的作法,並不會左右中間或游離選民的投票意向,能否提出明天會更好的政策,才是吸引彼等投票的關鍵。因此,頻繁公佈民調的用意除了鼓舞本身陣營的士氣外,就是要讓有意捐政治獻金者瞭解,他們的捐助不會亳無影響力。
試想有多少人會捐錢給不會當選的候選人呢?所以即使知道民調有可能失準,民調差距在誤差範圍內,基於公佈民調可以達成多項政治目的,也顧不得外界質疑而非公佈不可。其實政黨不論朝野,主要職責在於透過競爭取得執政權,以及監督當局施政,民調本來就不是政黨該做的事。偏偏民進黨把民調當成正事來辦,忘記他們的本業不是民調公司。
臺灣有許多專責的民調公司或媒體,他們所做民調的公信度比政黨的公信力更高,更何況政黨還有比做民調更重要的事要完成,又何必湊熱鬧呢?當被質疑公佈民調是“政治操作手法的老梗”,民進黨就出現“見笑轉生氣”的反應時,說明其本身也了解政黨公佈民調會引起不中立的質疑,否則只要說聲“謝謝指教”即可。
政黨公佈民調既然鮮有反映候選人支援度,以及改變選民投票行為的作用,公佈除了達成宣傳的目的,恐怕只是為了要壯膽而已。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