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Makiyo事件暴露島內電視圈惡習

2012年02月13日 13: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藝人Makiyo(川島茉樹代)與日籍友人友寄隆輝及另外兩位藝人湘瑩和丫子,涉嫌痛毆臺灣計程車司機一案,愈演愈烈,隨著相關事證浮出,也讓四人的惡劣行徑受到輿論強烈的抨擊;尤其是四人當中知名度較高的Makiyo,更受到排山倒海的撻伐,網友在臉書發起的“反Makiyo粉絲團”,短短幾天連署人數突破三十九萬人,要求Makiyo退出演藝圈的聲浪不斷升高。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發表社論稱,說實在話,Makiyo在演藝界並不算大咖,更別說傳聞為所謂的“馬幫”成員的另外兩位女藝人湘瑩和丫子。在這事件爆發之前,大概注意她們的人也不太多,所以,Makiyo也好,湘瑩與丫子也罷,她們退不退出演藝圈,對社會來講,不是什麼大事;而這個案子已進入司法程式,是非輕重,自有檢調厘清,也無須繼續耗費太多社會資源討論“Makiyo有多可惡”之類的議題。

  然而,這樁不幸事件的確帶給臺灣社會許多省思。包括臺灣演藝圈長期以廉價的製作,邀請通告藝人以辛辣話題或大爆個人與朋友隱私來拉抬收視率,致使並無特殊才華的藝人只因敢言、胡言或者曝露身材,就得以遊走各大談話性節目,賺取通告費;甚至因此提高知名度,取得代言機會,有令人艷羨的收入現象,引起很多人不滿。

  社論認為,這次“Makiyo事件”之所以會掀起軒然大波,除了暴力行為令人憤慨之外,另外的一部分原因也在於外界難以接受Makiyo這種耍耍嘴皮、露露身材,就可以有大把鈔票輕鬆入袋的“通告咖”模式;因為上一次通告賺的比上班族一個月薪水還多,外界酸之為“憑什麼姐”。

  不過,Makiyo能靠著年輕臉蛋、火辣身材、大膽言論賺大錢,並不只是她個人的問題;臺灣的電視圈提供了這樣的環境,觀眾手上的遙控器對這種表演按了個讚,才使得Makiyo等類型的通告藝人前仆後繼。引發眾怒的Makiyo事件是否能夠促使影視界與觀眾針對臺灣電視的製作心態與收視習慣,進行較為深刻的反省,恐怕還有待觀察。

  Makiyo事件爆發後,她的母親幾番出面道歉,並表示很遺憾沒有給Makiyo很好的成長環境,以至於女兒有如此偏差的行為,給社會帶來非常糟糕的示範。看著罹癌的Ma媽因為女兒犯的過錯,而必須一再出面,當然讓人不忍也不捨;不過,十四歲出道的Makiyo當初是否還未完全“準備好”、還沒有確實建立正確紮實的價值觀,就投入了五光十色的演藝圈,以至於言行舉止欠缺規範,的確是值得關注的。

  社論說,演藝圈出現了低齡趨勢,愈來愈多年少男女,憑藉著青春與新鮮感,快速竄紅;經紀公司沒有時間也不想以長期經營的態度好好栽培這些新人,只是趁著藝人爆紅時刻,快速炒作,充分利用。因此一些藝人還沒有鍛練出什麼真正的本事,連業界生態都還很陌生,就上了戰場。其結果也許是陣亡;也許是當青春進入尾巴時,就以大膽脫序、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行徑,期望博取觀眾的注意,在演藝圈取得一席生存之地。

  而這些不當的言語和行為說多了、做多了,可能藝人也就忘了分際何在;於是犯下讓外界憤怒、讓親友遺憾的錯誤。正如這次的Makiyo事件。Makiyo過往就很喜歡自曝酒後的胡作非為,當時若有人肯適時提醒、甚至嚴詞勸誡,或許Makiyo不會對自己的劣行習焉不察、以至洋洋得意,最後犯下難以收拾的大錯。林姓司機至今傷勢仍然十分嚴重,Makiyo等人事後再怎麼後悔、道歉,司機與家人所受到的傷害與折磨,終究難以完全平復。

  然而,臺灣愛炒短線、只會炒短線的又豈只是演藝圈?如果深入各行各業進行了解,不免發現,現今願意提供新人足夠訓練、讓新人學好基本功夫再上線的企業愈來愈少;很多企業只想“撿現成”,員工本來會什麼企業就儘量用,用完了再說。職場新人不懂倫理,難以成事,追本溯源,企業吝于投資新人、教育訓練不足,難辭其咎。現在有個流行語叫“裸退”,但很多年輕世代根本是“裸進”,連基本訓練與配備都沒有就進入了職場的槍林彈雨;結果,于公難以達成工作上的要求,于私,可能一身是傷,人生失去盼望。

  每個階段該學會的人情世故、生命功課,就該學會,不然後患無窮;日後或許就是付出加倍的代價,也難以挽回那曾經的失落。無論是個人還是職場,甚或整個社會都是如此,因為“出來跑,總要還”,江湖有規矩,人生有定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