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商時報》19日發表評論說,臺灣“九合一”選舉過後,兩岸高層往來益發熱絡。從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訪台到兩岸企業家臺北峰會,兩岸互動的頻率及已可見的成果,看來似未出現任何陰霾。不過,更重要的是,有些問題再次浮現,值得我們反思。
根據轉述,陳德銘釋出中國大陸與韓國談判自由貿易協議,在加緊腳步結束談判之際,仍在服務貿易中的電信及金融方面對臺保留等待時間,因此他一再呼籲,在“兩年內”,臺灣要儘速讓服貿協議通過(以加緊追上陸韓市場準入的步伐)。
陳德銘還明確表達了一件事情,即大陸堅決地要加速自貿協議談判及區域經濟的融合,走向全球高標準的自貿區網路,在這件事情上,臺灣真應該急起直追。
之後,兩岸企業家臺北峰會登場,除了大陸政商高層組團來訪,各產業平臺搓合了不少合作案,大陸新首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峰會的演講,更博得滿堂喝采。
馬雲說到,如果你相信未來,你就要相信年輕人,才能真正覺得未來是美好的。過去15年來,大陸經濟發生過天翻地覆的變化,經濟領域出現了很多15年以前你從沒見過的人、沒聽說過的企業。但很遺憾,我們在臺灣好像聽不見新的企業家,這是值得反思的問題。
他並以自身表示,現在的年輕人很迷茫、很徬徨,總是覺得機會不多,其實他自己也迷茫過,但之所以能夠走到今天,是因他發現,很多成功人士,反思自己多,而失敗者,永遠在評價別人不給機會。
陳德銘和馬雲兩人雖定位不同,但談的方向趨於一致,即臺灣需要更具前瞻性的作為。一如今天的中國大陸,因經濟實力茁壯,外交攻略明確,其在亞洲崛起,影響力全球關注,已是不爭事實。臺灣如何利用自身優勢,不自外于某些趨勢,以緊握機會與國際發展融合,確實該走出紙上談兵與內耗的階段了。
文章最後指出,撇開泛政治化的思考邏輯,這兩人說的話,都非常具有建設性和想像空間,如果可以多一些反思及客觀,或許很多糾結可以解套,且至少,臺灣不會流失更多發展機會,臺灣的實力,才有機會在國際上一展長才。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