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兩岸應相互理解生活習慣的差異

2015年10月22日 14:5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近年來海峽兩岸的交往愈加密切,人民往來日益頻繁,但同時也出現不少的雜音,其中有歷史、政治的糾葛,也有相當部分是因生活方式的相異所致。習慣習俗的不同又往往容易引起人情緒心理的起伏,進而可能以一推十,累及全部,而細節的形成是地域環境和長期的歷史、經濟、文化、教育等共同因素的結果,並非僅僅是“當下”的人的素質問題。

  兩岸歷經了一百多年的分裂,兩甲子的歲月沉澱,確實在習慣習俗方面存在差異,如果對彼此不是很了解,直接以批評相待,往往會“因小失大”,甚至破壞兩岸人民間脆弱的感情。以“小姐”的稱呼為例,在臺灣“小姐”是一個很普遍性的禮貌用語,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等的女性都可以使用,對方並不會有異樣的感覺。但是在大陸“小姐”並不完全是一個褒義的普遍詞彙,如果對一個年級偏低的女學生稱“小姐”,那麼很有可能會導致一場“暴力”事件,但在臺灣不會。

  再者,臺灣媒體常常熱議大陸人“插隊、亂丟垃圾、大聲講話、上廁所不關門……”這個事項要從兩個方面來看,一來,這當然是大陸今後需要注意、改善、努力的部分,以便與世界的融合和接軌。二來,此部分實情比較複雜。以“說話聲大”為例,在大陸如果一個男士說話過於溫柔或聲量過小,可能會被周圍的人“說三道四”。但在臺灣可能是基於“溫良恭儉讓”的教育,在公共場合眾人說話儘量以不影響他人為上,從搭乘捷運、火車即可見一斑,久而久之就是兩種不同的社會生活。再以“上廁所不關門”為例,在大陸的農村或偏遠地方廁所無門的情況並不少見,無門也就無法關門,長期以往就形成一種生活的隨意性,而習慣又成自然。從深層次來講這是經濟、社會進程中的一個正常現象,隨著條件的提升也就會相應地為之改善,不過這一過程的完成是需要經過一定時間跨度的,非一時所能得。換句話,這就是社會發展水準的不對等,如今臺灣已步入後工業化社會,而大陸還處於發展階段,就像臺灣的環境治理相對大陸要乾淨整潔,但發展程度更上一台階的日本則會批評臺灣環境不衛生。其實,今天臺灣媒體議論大陸人的問題臺灣也曾經歷過,也被非議過。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兩岸之間有習慣習俗的差異也不奇怪,即使在面積只有3.6萬平方公里,人口僅2300萬的臺灣島也有南部與北部的差別,更何況隔海的兩岸呢?生活習慣的摩擦往往是在不經意間的隨時產生,如果不能及時處理,日久天長,將是矛盾的醞釀和累積。所以,兩岸在交往的過程中應盡可能地了解、認識對方的文化習慣,更應該相互的體諒、尊重、包容彼此。有時候習俗習慣沒有“對”與“錯”,只是“同”和“異”,但要入鄉隨俗。(作者長孫文正,係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