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虛耗只因“選舉假”?

2015年12月04日 10: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日前炮轟,臺灣勞工苦放無薪假,臺當局卻在放“選舉假”!他還疾呼,臺灣成立跨黨派經濟對策行動小組,解決臺灣產業轉型、升級問題;否則等到選後政府新人新政上軌道,恐怕已是明年第3、4季了,臺灣禁不起長達一年的空窗期。隨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也讚聲“不能為了選舉讓經濟停頓”。

  島內官員自然吞不下“尸位素餐”的批評。今年的總體經濟表現不佳,在歲末年終之際,臺當局“行政院”指示各部會祭出強化經濟相關措施,臺灣“金管會主委”曾銘宗因此挂保證,GDP保1“應該沒有問題”。

  對此,臺灣《中國時報》4日發表署名王正寧的評論文章說,保1可望達陣,和毛“內閣”動起來有沒有直接關係很難說,但如果持續放“選舉假”,經濟絕對拼不動。

  在臺灣,競選前的一段時間,臺當局就會有意無意地放寬對許多非法事件的取締,以免引發民怨,影響選情;連司法判決也都能避則避,尤其是敏感的判決,最好就拖到選後,這就是一般所謂的“選舉假期”。即便是釋出重大利多,也容易被對手攻擊是政策買票。

  臺當局“財政部長”張盛和才宣佈將推出綜所稅擴大扣除額,減少富人的捐贈扣抵項目和金額,等於幫小市民減稅,向有錢人加稅。此舉卻招來騙選票、保官位的嘲諷。雖然他也直言,“騙不到”!但不禁慨嘆,選前推修法,好事也會變壞事,太早推修法,時機不對的話,“會死在沙灘上”。只不過,何時才是好的時機?

  有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說,“臺灣勞工一年放一百多天的假,的確放太多”。但臺當局放“選舉假”,或者說因為朝野對立、惡鬥的“政治假”難道還少嗎?去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因為諸多政策大失民心,遭遇空前的慘敗,從此進入在野黨所謂“垃圾時間”,一直到明年520新領導人上臺。

  今年3月,國、民兩黨協商憲改議題,國民黨主張由馬英九召開“國是會議”。民進黨當時以不具正當性為由拒絕,民進黨主席蔡英文直言,馬當局已進入“看守狀態”,而且是民眾信賴不足的當局,如何成功主導“國是會議”?

  “看守狀態”是指每逢大選後,朝野確定政黨輪替,在政權移交前的“憲法政治狀態”。如果以國民黨去年底的地方選舉慘敗,或者,部分在野人士所言,“馬英九已失去民意基礎,不能代表臺灣”等理由來界定“看守狀態”,那麼,現在誰代表臺灣?臺當局還要推動政策嗎?全民只能在漫長的“垃圾時間”中茍延殘喘?

  臺灣競爭力逐漸流失,這是藍綠都該正視的問題,臺當局不能只看不做,更不能只守不攻。臺灣選舉投票到職務交接日,一旦政黨輪替,光是長達4個月的“看守期”都被質疑過於漫長;如果因為政治羈絆讓臺當局提前“跛腳”,國家政策如何推動?臺灣的虛耗,何止是“選舉假”而已。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