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臺灣怎麼會那麼慢?

2015年12月15日 09:22: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聯合報》15日社論說,在民眾為頂新混油案的無罪判決議論紛紛之際,臺灣前“衛生署長”楊志良發文討論食安風暴的經驗。楊志良以比利時為例,在上世紀末發生了戴奧辛污染食品事件,曾重創該國經濟和執政黨地位;但比利時痛定思痛,不惜更新政府組織和食品管理流程,如今食品業成為比利時製造業產值的領頭羊,楊志良稱之為“從食安危機中浴火重生”。

  而臺灣經驗呢?從30多年前的多氯聯苯事件,繼之以餿水油、孔雀綠石斑魚等等不良個案,然後餿水油事件在21世紀捲土重來,緊跟著又爆發一連串塑化劑、毒澱粉、劣質油品風暴,不但人心惶惶,在國際間都成受側目的對象。僅僅食品安全這一個議題,對照楊志良舉例比利時作為他山之石,令人只有一個感想:臺灣怎會那麼慢?

  所謂臺灣之“慢”,從很多層面都可以感受得到。最明顯的指標,就是經濟和社會發展如死水一潭。升斗小民都有切身感受,薪資水準原地踏步,停滯于十數年前的水準,這早已是島內執政者和老百姓共同之痛。而一群企圖心旺盛的臺商,他們把中國大陸單純視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評估投資成本效益而放手一搏。這些人多有共通的體驗,一來是嘆服於中國“戰場”的競爭嚴峻和應變快速;二來回顧臺灣,有人發出:“不是退步,是忘了進步”的感慨。

  臺灣的“忘了進步”,不只限于經濟成長率這種整體數字不好看而已,具體而微的許多重大建設、重大法案都在原地踏步;甚或繞路並引發爭議之後,付出高額社會成本,然後又退回到原點,等於白走一大段路。例證之一,如核四歷經停工、復工,如今封存,連封存都仍須編列大筆預算維修,還要應付國際合約的訴訟賠償爭議。例證之二,如課綱爭議、服貿爭議,都是激情大鬧一場,撕裂社會互信基礎,製造嚴重對立之後,擱置一旁乘涼,碰都碰不得。例證之三,如臺“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曾形容的,臺灣競爭力輸人,因為有些法規仍是60年前訂的,這如何在國際間競爭?

  臺灣的競爭力乃受到當局效能不佳所牽制,這已為眾所週知;而且,行政和“立法”部門各有各的怠惰,則不是各打五十大板可以解決。執政者改革口號高唱入雲,但實際施政作為卻牛步化;就以馬英九信誓旦旦“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的年金改革來說,在前任“考試院長”關中任內曾雷厲風行向社會大眾推銷,希望取得共識加速立法,但如今進程安在?

  此外,“立法院”本會期接近尾聲,“立委”開始所謂“法案清倉”的行動,有人或樂於聽說“國民年金法修法”已完成三讀,事實上,修正的條文乃比照勞保,明訂遺屬年金可追溯到發給請領日前5年的給付,僅是微微一調。這等枝微末節程度的修法尚且歷經萬難,則事關重大的“立法院”改革,怎可能令人有所期待?

  又如島內朝野爭議已久的陸生納入健保議題,好不容易民進黨表示不反對陸生納保,然而仍有健保基本原則的議題在討論中;但最後受臺聯黨技術性議程杯葛,國民黨遂作出“不處理”決議,本會期看來過關無望。再如20年前已為學者高聲疾呼提醒的少子化危機,如今各界眼睜睜見證大批高教係所走向關閉風潮。凡此種種,都看出重大政策以“拖”為處理手段,該向前走的不敢向前走,早已預知危機的無法及時應變。民間疾苦有所殷切需求者,只能等,只能嘆:政府怎會那麼慢?

  那麼慢的臺灣,並不只是相較于區域間的快速變遷故凸顯其“慢”,而是內部鬥爭消耗了執行力,且拖垮前行的腳步。有人嘲諷臺灣現在可稱退休者天堂:一來有些退休的人所領月俸比上班的人還多,二來可享受專業工作者因當前低薪打壓而提供的“物美價廉”服務,健保即為其一。果真如此,臺灣儼然進入腳步踉蹌、活力退化的老年期了。一個慢吞吞的、老化的社會,怎可能讓年輕一代開發出打拼衝刺的前景?更有何“希望相隨,有夢最美”可言?真令人著急,臺灣怎麼會那麼慢!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