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海峽時評  >   經濟

臺灣品牌撤離大陸的警示與機會

2016年12月05日 11:0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經濟日報》5日發表社論說:近年臺商在大陸投資經營日益困難,不僅以代工出口為業的眾多臺商面臨生存危機,而且著眼于大陸廣大內需市場的業者亦遭遇愈來愈多困難。最新一期商業週刊報導,6年前因為大陸的“臺灣情”而讓臺灣品牌在大陸幾無往不利,但6年後的今天,臺灣品牌從大陸商場大撤退,知名品牌包括太平洋百貨、錢櫃KTV、達芙妮鞋子等,在大陸生意冷清、虧損、縮編、甚至吹熄燈號撤出大陸。大陸臺商經營困境無疑戳破大陸市場的迷思,未來兩岸經貿要何去何從,是必須嚴肅思考及面對的課題。

  臺商在大陸發展已有二、三十年,早期是以製造業為重心,初期集中在成衣、製鞋、玩具、運動器材等傳統產業,再逐漸發展到資訊電子等高科技產業,臺商更藉由兩岸分工,建立以大陸為生產基地、替國際品牌大廠代工製造的龐大代工出口產業,也為臺灣出口締造了另一個高峰。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中國大陸經濟一枝獨秀,適逢馬當局上任,兩岸關係從解凍到增溫,2010年6月雙方更簽署ECFA,當時被韓國媒體捧為如出閘猛虎的“Chaiwan”,意指中國(China)加上臺灣(Taiwan)的兩岸聯手合作,即中國大陸資金及市場,結合臺灣產業經驗及人才技術,對韓國產業尤其是資通訊產業造成極大威脅。在“中國崛起”的誘惑及磁吸下,兩岸產業合作快速升溫並蔚為風潮,愈來愈多的臺商著眼于大陸內需市場亦掀起新一波大陸投資熱;潛力無窮的大陸市場似乎成為解決臺灣經濟問題的一劑強心針。

  然而,兩岸經濟合作的熱潮很快地受到各种經濟現實的挑戰,臺商“以大陸為工廠”的代工出口產銷模式,因受到大陸生產成本逐年攀升及本地產業崛起的雙重衝擊,臺商出口競爭力每下愈況,不僅很多產業陷入“茅山道士”(“毛利3%到4%”諧音)的慘況,甚至淪為替大陸品牌代工的窘境;以代工製造為主的大陸臺商,若不尋求新的出路,未來前景至為黯淡。

  另一方面,受惠大陸消費市場迅速擴大及對臺灣品牌的偏好,很多主攻大陸內需市場的臺商表現亮麗,如“賣筆電不如賣速食麵”、“富士康不如康師父”等順口溜,充分展現大陸內需市場的活力,但隨著大陸經濟成長放緩,以及對臺灣品牌熱度退潮及大陸本地品牌快速崛起,臺商榮景曇花一現,從高峰迅速墜落,臺灣文創精品瓷器法藍瓷11月宣佈大幅縮編,並優退25%員工,就是錯估大陸市場的典型案例;即使經營大陸市場多年的臺灣食品龍頭“康師父”、“旺旺”等,近來獲利也都大減,充分反映大陸市場愈來愈嚴酷的競爭趨勢。

  大陸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目前雖遭遇若干困難,惟若能貫徹“深化改革”和“經濟創新”的政策路線,未來仍是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尤其,兩岸經濟唇齒相依,臺商更不可能舍大陸市場而不顧,這是臺灣必須面對的經濟現實。

  但另一方面,大陸市場日趨成熟,競爭日益激烈,亦是不爭的事實,臺商無論以大陸為工廠或著眼內需市場,“賺容易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臺商惟有不斷創新生產和經營模式,才能在大陸市場長期深耕、立足,不被淘汰。

  至於兩岸產業合作,也須走出長期來以“垂直分工」為主的舊思惟,打造嶄新的合作模式,兩岸目前都在積極推動經濟改革及產業創新,雙方如果能夠建立合作共識,在不同領域截長補短,可以避免資源浪費及重復投資,這對兩岸雙方都是最有利的做法。在短期政治因素尚無法改變情況下,從兩岸民間企業合作切入,可以作為一個選項。

[責任編輯:李傑]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