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中國時報》網路報3月31日發表評論說,臺灣“經濟部”依照電價公式決定調降電價9.56%,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候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突然要求“經濟部”暫緩執行。不但“經濟部”為難,更造成部分輿論的負面評價。老實說,降價是依“立法院”決議的機制執行,“經濟部”沒有不執行的空間。更直白一些,當初會有電價公式,是在民進黨反油電雙漲運動下,由民進黨團主導決定的。張景森的動作,其實是在推翻自家人在當初的決議。
這是怎麼回事?民進黨一向挺油電雙降不遺餘力,當初借“油電雙漲”為由痛打馬當局的時候,可是從沒手軟過,如今電價真要調降了,張景森竟帶頭成了反對的一方,他是蔡英文政策辦公室執行長,這個動作至少得到“總統當選人”的背書。相對地變成是國民黨“立院”黨團揚言,要公佈阻止調降電價的“立委”名單。朝野轉換立場如此快速輕便,看來唯一能夠解釋的理由就是: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公平而論,張景森介入電價調降,是一種公共政策理性決策的考慮,畢竟現在燃料價格雖是低檔,但隨時可能反彈,總得要考慮下半年燃料價格萬一回升、電價上漲的政治風險。再加上新當局已確定要發展再生能源,要實踐2025非核家園政策,此舉勢將增加天然氣、再生能源發電的比重,考慮發電成本,長期電價上漲已是必然趨勢,與其屆時被圍剿,不如現在先“凍降”,問題是,如果此刻的民進黨還是在野黨,還會有這樣的動作嗎?
此一時挺“凍降”,彼一時挺“凍漲”,如果現在的作為都是合理的,那麼以前的作為又算什麼呢?這正好像,面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的角色分際甚至違法行為,民進黨上下一致表現出異常的體諒與寬容,相對於大選期間對王如玄合法購買軍宅的圍剿與撻伐,擺明瞭就是先論敵我,再談是非,這種雙重標準,民進黨不僅操作得理所當然,甚至是理直氣壯。如果說,以前身分是在野,現在當家了,當然該有不同的作法,那麼民進黨願意接受未來的國民黨也複製這種作為嗎?
誰都記得,早在2008年3月間,臺灣地區領導人選戰確定政黨輪替之後,恰好遭逢國際油價因買盤力道迅速涌進,價格大幅拉高。當時已是“看守政府”的民進黨當局卻公開宣告,將選前凍漲的油電價格將繼續凍到520政權移轉,迫使當時的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當選人蕭萬長公開響應此一作法不負責任,也迫使馬當局上任後,為反映合理燃料成本,就任不到10天的首任“行政院長”劉兆玄就宣佈“一次調足、多元分攤”的油價調漲方案。由於當時“油電雙漲”帶動物價上漲,讓馬當局飽受批評,那時期罵最兇的就是民進黨團,“行政院長”劉兆玄還為此公開道歉。如今情勢異變,“行政院”可不可以乾脆就“一次降足”,讓520後的新當局承擔漲價的風險?
要知道,蔡英文可是不只一次地公開承諾過要10年之內不漲電價,她又在競選政見中公開的宣示要發展綠能,這兩個主張誰看了都歡迎,問題是在實踐上,既要“發展綠能”又要“低廉電價”,簡直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全球目前還找不到一個以綠能為主要能源的國家是低電價的。從這個角度看,張景森的動作完全可以理解,它部分也反映了蔡英文的焦慮。畢竟下半年民進黨當家後,如果國際油價反彈大漲,迫使島內油價必須雙漲,類如馬當局當年的魔咒將立即應在新當局身上,屆時當年劉兆玄是怎麼被罵,未來林全也一樣得承受。
不諱言沒有人樂見這種惡性迴圈一再重演,油電價格本來就受制于全球市場的變動,誰也沒能耐操縱,拿這個攻擊執政黨本來就沒必要,問題是當2008年與2012年馬當局兩度迫於能源價格飆漲,而被迫實施油電雙漲之際,民進黨是怎麼樣地在圍剿呢?如今做執政黨了,願不願意讓在野的國民黨一報還一報呢?如果不願意,那麼就請記住,不要再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誰都有機會當家,該朝野共同面對的,就該保有一定的高度,否則今天罵別人的話,他日同樣的話也會罵到自己身上。
作為庶民,我們似乎只能隨著一次又一次政黨輪替,耐心等待政黨政治更成熟,只是,臺灣還能容忍政客折騰多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