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旅遊季,遊覽車事故的高峰也隨之到來。日前,一輛載有內地遊客的旅遊巴士,在澳門經歷了驚魂一刻:旅遊巴士疑似斜坡停車且司機離開座位時“手剎沒拉緊”,車身滑動撞入民居,造成32人受傷。
澳門這起旅遊巴士事故,表面上看是偶然的人為疏失造成,但澳門輿論的反思卻不止于司機“誤操作”,這座小城的旅遊承載能力問題再次浮上臺面,引發公眾討論。
澳門旅遊“超載”最明顯的,是停車位。據媒體報道,屬於“大三巴”景區的停車場只能提供大約30個旅遊巴士停車位,找不到車位的巴士司機只能在周邊路段“臨時停車”。此次出事路段本來不準停車,但允許旅遊巴士在司機不下車的前提下“臨時上落客”,以方便參觀“大三巴”的遊客。旅遊巴士密集地在地勢傾斜的路段停靠,對遊客和附近居民都是“危險動作”,當地人早有“預警”,並多次向澳門特區政府有關部門反映,業界也多次呼籲集中建設新的停車場,但礙于拆遷阻力等問題一直沒有付諸實施。
事實上,除了停車難,旅遊旺季時的澳門,從交通、餐飲到通關和住宿都超負荷。大三巴牌坊前人擠人、肉貼肉,拍出照來不見牌坊只見人頭;出境大廳人滿為患,旅客長時間等待;道路擁塞,當地居民出行困難,怨聲載道。面對一年3000多萬人次的訪客,澳門的旅遊承載能力是否已達極限?是否該拉一下“手剎”?澳門人已經討論多時。澳門旅遊學院早在2003年就開始進行“澳門旅遊接待能力”系列研究,並定期公佈相關結果。2015年研究報告顯示:澳門的旅遊接待能力可能在2014年已達至飽和點,建議短期內考慮採取措施緩和旅客人次增長。2015年初,澳門特區政府官員坦陳,自開放內地居民赴澳“個人遊”以來,內地來澳旅客成長迅速,2014年超過2100萬人次。澳門旅遊承載力形勢嚴峻,已向中央提交相關報告,正與中央部委探討優化“個人遊”政策。
“優化”說一齣,立即引來“限制”聯想,一些博彩公司股票應聲下跌。特區政府官員不得不在多個場合重申:優化並非簡單地減少“個人遊”人數,而是要引導和分流遊客。不怪股民太敏感,近年來澳門博彩收入持續下跌,雖有“旺丁不旺財”之說,人們還是寄望于“人潮帶來錢潮”。但小城不堪重負的問題是“未爆彈”,如果不未雨綢繆早做預案,不僅旅遊品質和居民生活品質會下降,各方面的風險和意外也會增加,一旦引爆,對澳門旅遊業的傷害更深、影響更壞。
如何為澳門旅遊承載力“減負”或是“擴容”?這是澳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過程中必須面對的課題,各界也一直在努力破題:期待內地全面落實有薪假期,內地居民錯峰出行;建議在簽證允許停留澳門期限內可自由往返橫琴,擴容接待空間;實現目標客源市場多元化及優質化;持續擴充旅遊服務設施及旅遊景點……澳門特區政府很清楚,減負和擴容的問題不能只靠中央,更要解決澳門自己的問題。希望已經發生的旅遊巴士事故,讓澳門人解決問題的緊迫感更強烈一些,遇到的阻力更小一些,看到成果更快一些。(王堯)
[責任編輯:張潔]